年4月15~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旨在广泛倡导发挥家庭在防癌抗癌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家庭关爱的理念,推动以家庭为单位,成员间互相支持,共同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定期防癌体检,关爱陪伴患癌家人,促进家庭健康和谐,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危害。
目前癌症的发病情况如何?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统计全球个国家36种癌症类型,数据显示:年全球新发癌症万例,男性占万例,女性占万例,其中中国占万例,占全球的23.7%;死亡万例,其中男性占万例,女性占万例,占全球的30%。高于年数据(发病万人,死亡万人)。
全球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癌,每分钟7个人得癌;其中亚洲占70%。我国每天超过人死于癌,每分钟就有5个人死于癌。这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真的很吓人啊!
我国的癌症早期确诊率明显的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尤其是前列腺癌,他们大多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达到95%以上,而我国发现时大多为晚期,因此,5年生存率还达不到30%,差距是很明显的。
部分肿瘤是可以预防的,预防重在三级预防,尤其是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非常的重要。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部分是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性治疗;部分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什么是肿瘤的三级预防?
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
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
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泌尿系肿瘤中有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睾丸癌、阴茎癌等,其中前三位成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位于第二位,我国进入第六位,上海统计位居第五位,目前发病率仍在呈快速上升阶段。
针对目前这种严峻的形式,我们能做点什么?我们能做的就在于做好一级和二级预防,不同的肿瘤病因不同,不同的肿瘤体检项目也不同。
为什么体检正常还会患癌?
这也是很多人都会有的困惑,为什么体检一直正常却会突然得癌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体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年8月5日颁布的[]77号文件《健康体检暂行管理规定》提出:健康体检是指运用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受检者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
根据体检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
1、预防保健性体检
是人们自发的通过医学手段对身体进行的定期全面检查,以了解身体整个健康状况,达到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2、社会性体检
出于社会因素,按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对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上岗期间、离岗前的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如:入学、入托、招工、征兵、婚前、驾驶员体检等。
3、鉴定性体检
指工伤、职业病的鉴定。
4、科研性健康体检
根据科研设计要求,对某些人群、某些项目进行的针对性的体格检查。
体检到底有用吗?
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并不是体检无用,体检肯定有用!只所以体检正常还会患癌,是没有进行针对性肿瘤的项目检查。
今天我们重点说一下预防保健性体检,又会分为普通体检和针对性的体检(比如癌症筛查等)等。
我们一般做的普通体检,是对身体的一般健康状态或慢性病等进行的筛查,主要用来防范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和基础疾病。主要的体检项目包括,血压、血脂、血糖、肝肾功、尿、大便、超声波、X线(胸片)等检查,但这些检查的重点不在于肿瘤的筛查,所以,普通体检很难发现早期癌症。而对癌症筛查是比较专业的针对性的体检项目,这个项目就是肿瘤标志物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由于价格一般偏高,单位所给费用的限制,导致单位组织的体检缺少这些项目,即使做了,也只是个别项目。
有了肿瘤标志物就一定会患癌?
通常情况下,很多人认为,如果检查结果都正常,身体就没什么问题。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肿瘤标志物能够提示体内是否可能有癌症。但是,肿瘤标志物筛查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检查指标,在通常情况下大约70-80%(依据指标不同,范围会有所差异)的肿瘤患者会伴有一个或多个肿瘤标志物的指标异常,泌尿系不同的肿瘤有相应的检查项目,通常来说,不同的疾病,检查项目也一样,常见的癌症筛查项目包括血化验、超声波、CT、核磁以及各种镜检(尿道镜、膀胱镜、输尿管镜)等,究竟都有哪些检查项目?今天我们首先先介绍一下肾癌的常见的肿瘤的筛查项目。
肾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肾癌(renalcarcinoma)又称肾细胞癌、肾腺癌等,占原发性肾恶性肿瘤的85%左右。
引起肾癌的病因至肾癌病史今尚未明确,其发病可能与吸烟、肥胖、职业接触、遗传因素等有关。慢性肾病、血液透析、肾移植、获得性囊性肾病、既往肾癌以及糖尿病可能与肾癌发病有关。
1、吸烟:吸烟能使肾癌的患病风险增加30%至两倍,每天吸烟40支以上者患病风险增加2.75倍。
2、肥胖:肥胖与肾癌发病率呈正相关,美国一项研究结果发现:肥胖增加肾癌的发病风险,在男性中相对风险为1.70,女性为4.75.
3、高血压:高血压或降压治疗与肾细胞癌发病风险相关,血压越高,肾癌发病风险也相应增加。
4、职业:据统计钢铁工人死亡率与肾癌相关,焦炭工人肾癌发病的相关风险为7.5,从事石油精炼厂和石油化工厂产品20年以上男性,其肾癌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有研究表示男性肾癌有关职业为批发商和零售,女性肾癌有关为娱乐业。其它研究表示与肾癌相关行业包括石油业、干洗业、报纸印刷和石棉行业。
5、饮食:流行病学显示各国肾细胞癌发病率差异显著,伴随着食物供给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每日脂肪和蛋白摄取量与肾癌的发病正相关。研究发现食用水果和蔬菜能降低癌发病率,维生素A缺乏可能增加肾癌的患病风险。有研究对水域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发现水中铅含量增加,当地肾癌死亡率也增加。
6、遗传因素:染色体病,家族遗传,特征性基因改变。
肾癌有哪些体检项目?
由于肾癌没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因此,超声波、CT、核磁成为主要的检查项目,尤其超声没有损伤,价格低,方便,成为首选,如果发现有肿物存在,则进行CT或核磁检查。尤其是吸烟和肥胖的,更应该加强体检,由于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建议30岁后每年一次针对肾脏体检。
供稿:沙文
审核:纪传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