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泌尿外科肿瘤疾病里,有一类肿瘤相对少见,占整个泌尿系肿瘤的1%以下,占尿路上皮肿瘤的5%,它就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包括肾盂癌和输尿管癌,肾盂癌、输尿管癌标准的外科治疗原则是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这听起来有些残忍,但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却不得不遵循这样的外科原则。但随着外科手术技巧的进步及微创的观念的更新,医生不断挑战原有的观念,取得新的成果。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发病因素1吸烟,2咖啡,3止痛药,4慢性感染、梗阻和结石,5职业因素和环境因素,6环磷酰胺等药物,7遗传。
常见的临床症状血尿:无痛性肉眼血尿,小部分为镜下血尿,蠕虫样血条提示出血来自上尿路
腰疼:30%患者发生腰疼,钝痛,呈非放射性,由于肿瘤局部浸润其收集系统渐渐扩张引起,急性绞痛时为发生于血块通过输尿管,引起输尿管梗阻性痉挛所致
晚期症状:包括体重减轻,厌食和骨疼
主要的转移方式局部浸润:直接侵入肾实质,或穿透肾盂输尿管壁浸润周围的器官
上皮播散:肿瘤细胞沿着上皮细胞表面从泌尿系上端向远端种植
淋巴转移:最常见的淋巴转移位置为腹主动脉周围、腔静脉周围,同侧的髂血管旁和盆腔
血行转移:可发生肾静脉和腔静脉癌栓,血行转移常发生于肿瘤的晚期,最常见的位置为肝、肺和骨
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总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低分级、低分期的肿瘤行保留器官的外科手术或根治性外科手术效果皆较好;中分级的肿瘤行根治性外科手术疗效较好;高分级,高分期的肿瘤行保留器官的外科手术或根治性外科手术疗效都较差。
随着外科微创观念的进步,很多人对肾盂癌、输尿管癌标准的外科治疗原则提出挑战,提出是否可行保留器官的手术?
Gibson教授是采用保留器官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积极倡导者,其主张“对所有的上尿路肿瘤行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袖状切除术的教条性错误与对膀胱的单一性可切除的病变行膀胱全切的错误一样。”甚至说“肾、输尿管全切术牺牲好的一个肾脏,就好像为去除白蚁而烧塌一间房屋一样不合逻辑。”
但由于保留器官的手术面临较高的同侧肿瘤再发的危险以及肿瘤细胞的外溢,且残余的输尿管多处存在粘膜发育不良。目前,普遍认为保留器官的手术主要适用于孤立肾或主要功能肾的肿瘤;双侧肿瘤或小的、息肉样的、低分级的输尿管肿瘤。虽然关于高分级的肿瘤的治疗是采取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还是采取保守性手术存在强烈的争论,但是由于多数高分级的肿瘤病变广泛,同侧的肾脏无功能,明显的多中心病变,或获得阴性的近端输尿管边缘困难,使得高分级的肿瘤很少适合局部切除。
国内外各大泌尿外科中心也意见不一。年12月10日,在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委会年会暨第七届上海泌尿肿瘤国际论坛上,代表肾盂输尿管肿瘤可行保守性切除医院泌尿外科的居正华医院泌尿外科的边家盛教授就此问题展开激烈的学术PK,居正华医师提出孤立肾,对侧肾脏无功能、慢性肾功能不全、双侧上尿路肿瘤,并且单一的低分期、低分级的肿瘤,病变局限,输尿管远端的肿瘤完全可以采取保守性切除的结论,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支持。居正华医师认为,输尿管局段切除有优势,低分期、小于一厘米单病灶,影像学检查无外侵犯,可完全切除,在严密随访下完全可以行部分切除。
图文/居正华
编排/江小千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