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输尿管软镜目前已经是处理上尿路结石的首选工具,由于其安全性高、学习曲线短、手术风险小等特点,深受医生和患者的喜欢。但是输尿管软镜的购置价格昂贵(纤维软镜的价格20万以上,电子软镜的价格40万以上),设备易损坏(输尿管软镜的耐用性评估报告范围是3--次,使用寿命差距较大),维修成本高(输尿管软镜损坏后一般都需要大修,一次的费用3万以上),所以如何提高软镜的医院领导头疼事情(注1)。
医院领导和行政科室认为设备的损坏都是由于临床医生的使用问题,把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作为主要原因进行追责甚至要求医生和科室承担维修费用。
其实,导致输尿管软镜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有研究表明,医生操作因素占32%,灭菌消毒不规范因素68%(注2)。
背景
安徽省性学会泌尿生殖分会为了推广输尿管软镜技术,先后购买了6根纤维输尿管软镜,其中四根是OLYMPUS纤维镜(P3和P5各一根,P6两根),一根是KarlStorz纤维输尿管软镜,一根是Wolf纤维双通道输尿管软镜,六根软镜在4年时间内(年4月--年4月)在安徽省内免费为17家医院开展泌尿系统碎石手术例,培养熟练的输尿管软镜操作医生36名。
意向合作的医生在开展输尿管软镜前必须向学会申请,成为学员,学会首先医院参加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后颁发证书,开展手术时必须要求学员邀请上级老师来院会诊手术三次以上,通过手把手教学确保学员能够初步掌握软镜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学会给学员提供软镜模拟器进行训练,增加学员的操作熟练度。然后学员方可自己开展手术,如果学员手术中出现失误,学会会对学员进行处罚,处罚办法是让学员连续模拟器连续练习软镜3小时。
学会为了提高软镜的使用频次,专门聘请工程师跟台手术,要求医生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即便如此,软镜的消耗还是很大,于是大家总结原因。
研究目标
研究输尿管软镜整体耐用性及单根镜子使用次数,每根镜子开始使用开始记录,从出现第一个黑点到视野完全模糊必须送修为止(包含弯曲度损坏、漏气、表皮脱落等)。查找软镜损坏的原因。
数据分析
术前对病人情况进行分析,确认病人的结石适合使用软镜进行手术(结石≦2cm),超过2cm的结石要求医生经皮肾手术解决。手术中要求医生应尽可能在软镜拉直的状态下插入镜内。另外应尽可能将肾下盏结石移位至中上盏再行碎石。
手术前医生必须对软镜进行测漏实验和视野测试,并将视野情况拍照留存,手术结束后清洗前还进行一次测漏实验和视野测试,并将视野情况拍照留存并与术前照片进行对比,以了解手术中的使用情况。软镜的每一次运输和储存均采用专用的容器,避免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导致软镜损坏。
结果
四年时间6根软镜共计损坏22次,平均每根镜子使用次数为35.6次,其中奥林巴斯P3软镜单次手术达到例,最低的是狼牌双通道输尿管软镜使用次数只有1次。
损坏原因分析:手术中软镜直接导致纤维软镜损坏的有6次(9%),常规操作手术中出现1--3个黑点的11次(16%),出现1--3个黑点一般可以继续使用,术后测漏出现漏气2例(3%),手术中软镜其他部位操作失灵3次(4%),1次手柄失灵,两次软镜弯曲部位异常,术前测漏出现漏气11次(16%),术前拍照发现软镜有黑点或黑点增加34例(51%)。
分析原因,软镜在手术中直接损坏均为科医人钬激光软光纤(um)前端侧漏光击穿所致,5例要求医生使用前必须将光纤前端剪切10cm后改善,医院剪切后还有一次击穿;常规操作手术中出现黑点和漏气可能是由于激光光纤与软镜头端距离没有把控好(要求是伸出的头端占视野1/2)所致,或者密度较硬结石撞击镜头所致;手术中软镜的其他部位失灵可能和软镜设备的质量和操作者的技术有关;术前测漏和拍照出现漏气和黑点增加说明软镜在消毒灭菌过程中存在损伤。
结论
对于纤维输尿管软镜的损坏各厂家的产品差别不大,临床医生操作原因导致的软镜的损坏占28%,进一步的规范操作使术中对软镜的损坏继续减少;非手术原因导致的设备损坏占72%,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水洗、预清洗和灭菌过程的损坏占比非常高。由于供应室人员流动大,缺少精密仪器的灭菌经验和培训,导致该过程中软镜的损坏无法避免。
建议
1、加强对供应室人员的培训,医院安排专门护士和技工对软镜进行清洗和消毒;准备长医院建议购买专门的软镜快速灭菌设备(英国TristelAsiaLtd)可以很好的减少软镜在灭菌过程中的损坏。
2、加强软镜的技术培训,特别是操作习惯,建议每例手术都使用输尿管鞘和泥鳅导丝,钬激光的使用习惯也很重要,个人认为低功率钬激光与高功率钬激光在软镜手术碎石中效果相当。
3、病例选择非常重要,不建议所有上尿路结石都使用软镜进行手术,应该认识输尿管软镜手术和经皮肾手术是互相补充,无法代替。
Uor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