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输尿管炎介绍
输尿管炎症状
输尿管炎分类
输尿管炎诊断
输尿管炎护理
先天输尿管炎

专业名词解释STER内镜经黏膜下隧道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18dz)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

大肠癌早诊早治

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下STER技术。

1

传统的内镜下电切除术对于消化道的黏膜下肿瘤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穿孔,尤其是对于深层的黏膜下肿瘤,有时可能需要全层切除而难以缝合,需要追加外科手术缝合,而使内镜手术失去了意义。

因此,我院内镜中心团队在年9月将隧道内镜的技术应用于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在食管、胃食管结合部、胃窦等部位,先在黏膜表面开一个小口,随后将内镜深入其中,在黏膜下层建立一个隧道,在直视下将肿瘤完整切除,同时保留了消化道表面黏膜的完整性,在肿瘤完整切除后,将黏膜隧道的开口使用金属夹进行夹闭,避免了消化道的穿孔,减少了术后消化道漏等并发症。

STER术既不同于传统内镜下胃肠腔内的治疗,也不同于经自然腔道的胃肠腔外的内镜治疗,而是创造性地巧妙利用消化道黏膜层和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间建立“隧道”进行操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缩短约7~10天),可以达到术后完全无体表疤痕,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同时,治疗费用低(平均每例降低1.5~2万元人民币),大大节省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国家的医疗资源。

2

操作过程

以食管SMT为例,手术操作如下:STER治疗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前半小时予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内镜寻找到肿瘤,并准确定位:对于不易定位的贲门部SMT,可以于黏膜下注射少量稀释的靛胭脂或美蓝帮助定位。

(2)建立粘膜下隧道,显露肿瘤:选择距离SMT口侧直线距离约3cm处食管或胃黏膜切口,分离切开处黏膜下组织,内镜即可借助头端透明帽沿切口进入黏膜下层,沿黏膜下层逐步分离,在黏膜下层和肌层之间形成一纵行隧道,分离直至跨过肿瘤1~2cm,显露肿瘤。建立隧道的过程中注意避免损伤黏膜面。

(3)胃镜直视下完整切除肿瘤:沿肿瘤周围分离,保持瘤体包膜完整,将瘤体自固有肌层剥离,尽量避免损伤食管外膜或胃壁浆膜层。

(4)缝合粘膜切口:肿瘤切除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下隧道,处理出血点和可见的小血管,内镜退出黏膜下隧道,直视下应用金属夹完整对缝黏膜切口。

3

注意事项:

1、术前遵照医嘱完善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禁食等;

2、有时需要配合医护人员清理食管内滞留物;

3、到达手术室后积极配合麻醉医师做好插管全麻手术准备;

4、术后需要禁食补液治疗,有时需要留置胃管引流;

5、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进食及出院的时间;

6、若出现呕血、黑埂、腹痛、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今天,关于STER技术先了解到这。明天我们继续讲ESEEFTR技术,如您有任何疑问,也请给我们留言,肠博士会一一回答大家的。

往期名词解释回顾

?专业名词解释

EMR——内镜黏膜切除术

?专业名词解释

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专业名词解释

POEM—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iaoguanjing.com/sngyzz/1363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