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水禽养殖占比逐渐增加,水禽疾病也随着发生很多新的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刁有祥教授,就当前鸭鹅疾病中发病呈流行趋势的几个特征性疾病做了重点分析。发病率高、危害巨大的的有以下两个疾病。
1鸭坦布苏病毒(黄病毒)本病在几年前就在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出现以雏鸭瘫痪、行动困难,产蛋鸭产蛋下降为主要症状的表现。经病原分离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定是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
流行病学:本病多以冬春季节严重,夏秋也有发生。且以雏鸭和产蛋鸭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低,如继发感染则可加重死亡。
本病的感染途径可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但野鸟(麻雀)、蚊子的传播起到了主要作用。
临床表现:雏鸭一般在14-15天出现瘫痪,站立不稳,走路呈八字样,头脑震颤,走路时容易翻滚,肚皮朝上,呈游泳姿势。人不帮忙很难站立,腹泻呈褐色稀粪。
蛋鸭多突然发病,大群很好,个别排绿色稀便,产蛋下降,个别精神差,腹部朝上。有零星死亡,喙出血,个别肿眼流泪。产蛋率可下降至10-20%不等。
剖检:雏鸭脑出血,小脑水肿,腺胃、肠粘膜出血,整个肠道出血严重继发坏死性肠炎,卵泡膜出血但卵泡形状基本不变。,输卵管水肿。免疫器官萎缩。
本病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注意气温突变对该病的刺激,做好防鸟、杀蚊虫。尽量选择密闭饲养。加强养殖场消毒。商品鸭感染后尽快淘汰。种鸭可在14、16周各接种一次弱毒苗可以降低发病。
本病治疗:本病发生后没有什么有效药物可以治疗,主要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和防继发感染为主。种鸭可选用大青叶、板蓝根、黄连、黄芪等增强免疫。同时可以添加防止大杆和浆膜炎的继发。
2雏鹅痛风说起痛风我们并不陌生,从养殖以来痛风就伴随着我们的养殖业。
这个病的发生四季都有,冬春多见,一般雏鹅最早5日龄出现,以5-20天左右发病最高。
临床症状:精神差,行动缓慢。关节肿大,关节腔内有尿酸盐沉积
剖检:肾脏肿大,肝脏、、心脏输尿管都有一层尿酸盐沉积。
出现痛风的原因我们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营养问题:蛋白质含量过高、饲料中钙盐含量过高、水缺乏、维生素A缺乏等
2.中毒因素:磺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使用剂量过大等。
3.传染性疾病:如传支等
通过对流行病学普查和实验室分析,最终表明鹅痛风具有传染因素经分离检出含星状病毒检出率达93%以上,经病毒全基因测序表明,与鸭、鸡同源性非常低。因此确定为新型鹅星状病毒。
本病越小日龄感染率越高,因此预防本病做好前期消毒工作,和种鹅的接种工作,本病可垂直传播,早期净化是关键。
治疗:可以接种抗体,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还是靠对症治疗,降低蛋白水平、消肿通肾为主。
文章来源:赵克珍整理
编辑:李锦涛校对:李锦涛
文章推荐
1
产蛋率又下降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2
错错错!一开始就错!半年的养鸡利润全没了!悔不当初啊...
3
惠州、韶关、厦门、资阳多地关闭养殖场,禁养区一律取缔……
4
10月份的育雏鸡补栏同比仍然大幅下降25.74%,明年行情还会差吗?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