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核继发于肾结核,结核病变通过肾盂黏膜表面、黏膜下层和含结核杆菌尿液的直接接触扩散至输尿管。输尿管结核发生纤维化致管腔狭窄影响尿液引流,促进结核病变的发展。
男性较女性多见,最常见的是在20~40岁之间。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尿检仅有少量蛋白和程度不等的红白细胞。典型症状是尿频、尿痛、米汤样尿、脓尿和血尿。血尿常是终末血尿,是因结核性溃疡在膀胱收缩时出血所致。腰痛也是常见症状之一。
1.平片显示与输尿管走行一致的线状钙化,并且常与肾结核同时存在
2.尿路造影输尿管因结核性溃疡瘢痕收缔引起狭窄或粗细不均、管壁变硬或边缘不整。这种现象甚至可发生在病变的早期,以致结核性征象不甚明显,主要表现为肾积水,与非结核性炎症性输尿管狭窄引起的肾积水很难鉴别。输尿管狭窄可单发、也可多发,其狭窄长度与狭窄的数目均不相等,有时不规则的狭窄区与扩张区交替存在,形成输尿管结核的典型表现。
输尿管及膀胱结核,输尿管中下段不均匀增粗呈串珠状,膀胱体积缩小、边缘毛糙呈挛缩状。
3.CT根据肾结核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相应的病理变化,早期仅显示输尿管轻度扩张,后期则显示输尿管管壁增厚并管腔多发狭窄与扩张表现。
4.MR表现为输尿管壁增厚较均匀,增强后呈环状强化;MRU示管腔粗细不均呈串珠状,患侧肾内可见多房性大小不等的囊腔。
输尿管结核性狹窄伴同侧结核性肾盂积水,与非结核性肾盂积水相似,应依靠临床、化验、细菌学培养来鉴别。
静脉尿路造影应作为早期输尿管结核的首选检查方法。B超可用于诊断肾盂积水、输尿管梗阻、精囊及睾丸等结核性病变,此法定位诊断较好,但对形态细节显示较少,因而对结核病变的定性诊断特异性不高。在输尿管结核的诊断中,CT和MRI是重要的方法,比尿路造影能更好地显示形态细节及功能状况,可显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并可同时观察肾门及腹膜后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周围浸润。
往期16大精彩回顾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