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医院泌尿外科一行人乘车前往名口找寻一位刘姓患者。大家一定好奇,从来都是患者奔走四方寻医问药,怎么医生突然寻找起病人来了?请您听听医院泌尿外科近日碰到的一件事。
7月16日,这位刘姓患者因左侧腰部反复疼痛入院,经检查,诊断该患者患有左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左肾轻度积水、左肾结石。医生诊治,决定于19日对其进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左输尿管上段结石、左肾结石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手术很成功,患者于7月24日康复出院。出院时,经管医师程璐珈反复叮嘱患者出院后要多喝水、注意休息,医院拔出双J管。
然而,一个月过去,患者并未按照医嘱来院。程璐珈医生按照其入院时填写的联系方式拨打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程璐珈医生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泌尿外科主任王发有。王发有当机立断,不能只是等待患者来院,要主动上门寻找患者,告知患者。雷厉风行的王发有,当时就按照病人入院信息联系咨询当地,与医护人员商定后,决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出发去找患者。这才有了千里迢迢来寻“亲”的故事。
可患者入院时填写的地址不是很详细,只写了名口镇池口村,并未有具体门牌号,这次出行是否真能找到,医护人员心理也没个底。“未按照规定时间来拔双J管,暂时是没有生命危险的,但毕竟是异物,长时间不拔,就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如反复腰痛,长期血尿,严重的会出现异物导致的结石,甚至需要手术或多次手术治疗,最严重的还会导致肾功能受损、尿毒症等。这个患者又患有小儿麻痹症,到底他是不记得,还是没时间,我们也不清楚,为了患者的健康,所以更应该上门去了解情况,告知患者。”经管医生程璐珈很是担心该患者的情况。
到了名口镇池口村,咨询了几位村里的阿姨、叔叔,他们都表示未听过这个人名。但阿姨、叔叔很热心。凭着医护人员概述的患者的性别、年龄、样貌大概判断出几个人,医院的医务人员一家一家地去寻找。几家过后,都没结果。热心的大叔疑惑地问:“你们确定是池口村么?有个人挺符合,但是他不是本村的,是隔壁村的。”“隔壁村的?要不我们过去看看吧,反正来都来了。”
在大叔的指引下来到了一家门,可大门紧闭。无奈只能相周边询问。在与他们的交谈中,程医师感觉自己找对了。但是,邻居告知他,患者不在家,家中有位老者,老者出门做事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又要空跑?就在大家准备返程时,老人家回来了。程医师瞬间笑容满面,说:“老人家,还认识我不?”“认识,认识,医院的那个程医师”。“对,对,老人家,我们想问问你儿子手术后恢复得怎么样呀?医院拔管?”
经介绍,大家才知道事情始末。原来,患者术后恢复得很好,患者家属一直未发现其它异常,便觉得拔不拔管无所谓,就去浙江永康了。老人家又说不动患者,医院的出院小结上叮嘱的注意事项,联系方式都写的明明白白,而老人家也一直保存得好好的,但就是不识字,也不会用手机。针对这样的情况,临离开候,程医师又再三告知了不拔管的危害性,叮嘱老人一定要把患者带来。
虽然寻“亲”路上一波三折,但总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现在,医院都在提倡优化服务,优质的医疗服务不仅仅一句“您好”,一个笑容,而是把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放在首位,把患者的意见与需求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患者健康服务。
注:凡属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