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肾结石发病率越来越高,例如去年某位花了万拍下巴菲特午餐的币圈大佬。
因突发肾结石,不得不取消预约。一颗小石头把万的午餐整没了,可见其威力。
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肾结石发病率为7%,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南方发病高于北方,夏季发病率最高。
超过10%的透析患者背后是泌尿系统结石引起,肾结石不断高发的背后是值得我们去预防的。
大家好,我是肾结石,在我面前,再铁骨铮铮的硬汉也要疼的满地打滚,人的影树的名,至于我为什么这么“出色”,就要慢慢来谈了。
十级疼痛肾结石
疼痛是人体的一种保护和预警机制,疼痛的感觉告诉我们我们身体出现问题,例如外伤和很多疾病都会让我们感觉到疼痛。
医学中我们对于疼痛有一个程度的分级:
没错,你没有猜错,肾结石的疼痛就是顶级10级疼痛,不是所有肾结石都会这么痛。
当肾结石患者出现肾绞痛时,就是10级疼痛了。
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我们不好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或一些疾病导致我们肾脏形成结石。
结石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将会掉落到输尿管,如果不恰巧结石比较大卡在了输尿管的某个位置。
管壁肌肉由于结石刺激就会发生痉挛,类似于女性分娩时的宫缩,顶级疼痛肾绞痛就这样发生了。
肾结石的症状
普通肾结石患者多有腰疼,疼痛程度由结石的位置与大小决定,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尿和尿中带有砂石。
肾结石出现肾绞痛患者,肾绞痛发病前多无任何征兆,多于深夜或凌晨发作,发作突然疼痛十分剧烈。
疼痛从腰部延输尿管放射至膀胱、睾丸,常伴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尿急、尿频、尿痛、面色苍白、辗转不安等症状,疼痛持续时间在数分钟至数小时。
著名球星梅西,就曾在一次比赛过程中突发肾绞痛,导致中途退出比赛。
肾结石的治疗
1
保守治疗
对于较小的结石(结石直径1cm),可以通过大量喝水+蹦跳运动,或服用排石药物进行排石,结石通过尿液排出即可,但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预防,超过50%的肾结石患者会再发结石,所以日常预防十分重要。
2
体外冲击波碎石
对于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排出的结石,还可以选择无创的体外冲击波碎石。
在DR或超声的辅助引导下,通过仪器发出冲击波将结石击碎,然后通过尿液排出。
体外冲击碎石会导致一定的肾损伤,所以短期体外碎石不应超过两次,若体外碎石还是无效,就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取出。
3
输尿管软镜手术
输尿管软镜手术是一种非常微创的手术,完全通过人体自然通道进行操作。
①对于较小的结石,首先将软镜通过尿道经膀胱上行直达输尿管或肾脏。
②再利用取石钳或套石网取出,较大的结石在软镜下使用气压、激光等碎石手段。
③最后将结石变成小块后取出,或打成粉末通过尿液排出。
肾结石的预防
1
多喝水
为什么说要多喝水呢,其实我们从夏季和南方高发就能看出温度对于肾结石的发病率是有巨大影响的。
温度过高人体丢失水分更多,所以每天多喝水是能有效预防肾结石的。
正常人每天补水量应该在cc以上,户外工作者更应该多补充水分。空调房内工作者也应该多饮用水,空调房内出汗比较少但不代表水份没有流失。
空调房内一般较为干燥,人体水分丢失不通过汗液代谢,而是通过皮肤表面直接蒸发,同样也会导致尿液浓缩。
2
避免高草酸食物摄入
生活中我们要减少高草酸的食物摄入,尤其是已有肾结石患者,高草酸食物有例如:巧克力、可可、菠菜、猕猴桃、番茄、甜菜、杏子、苋菜等。
此外经常熬夜,也会影响肾脏功能,让此类物质沉淀在肾脏内。
3
适量补钙
适量摄入钙质,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在-mg,钙质摄入过少容易导致骨骼脱钙变脆,太多容易导致结石的发生,避免睡前饮用牛奶。
4
适量摄入维生素C
每天维生素c的摄入不应该超过1g,否则会增加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
5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应该少喝含糖饮料、碳酸饮料、浓茶、酒等,养成低盐、低糖、适度蛋白摄入的饮食习惯,少吃动物内脏,避免食用夜宵。
夜宵往往是啤酒、烧烤、海鲜等,容易导致人体尿酸、嘌呤摄入过多。且夜宵吃完往往一会就睡,人体对于饮食的代谢时间在4-5小时,尿液无法快速排出体内,长期如此容易导致泌尿系统结石。近年来,大学生已成为肾结石的主要患病群体,很大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长期喝饮料,更有甚者用饮料替代饮水,致使尿中草酸浓度、尿的酸度、钙离子含量都出现增加,结石风险大大升高。
6
运动
运动能有效预防结石形成,也能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维持健康,避免肥胖,每周应该进行3-5次的运动,排石最好的运动是纵向跳跃运动,例如篮球、羽毛球、跳绳等。
7
定期体检
腹部B超能有效且便捷的发现肾结石,定期体检很有必要,尤其是30-50岁男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