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输尿管炎介绍
输尿管炎症状
输尿管炎分类
输尿管炎诊断
输尿管炎护理
先天输尿管炎

百年卫生红色传承现代泌尿外科巨擘郭

本文摘自《百年卫生红色传承》一书

百年卫生显红色传承群星璀璨耀华夏大地

人物简介郭应禄(— ),出生于山西定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学科带头人。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学系,年于北京医学院泌尿外科专业研究生毕业。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年主持研制国内ESWL样机。20世纪80年代主编第一部肾移植专著《肾移植》;我国腔内泌尿外科的奠基人,率先领导开展经尿道手术,经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和腹腔镜的微创手术,年主编第一部《腔内泌尿外科学》,在国际上首先完整地、科学地提出腔内泌尿外科的定义和内容;年完成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系列研究;年正式提出“无创微能量”医学。年创建腔内泌尿外科和ESWL学组,年创建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并任主任委员。同年组建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培训中心(年改名为“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学院”)并成立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基金会。年启动“泌尿外科人才工程”,为全国培养泌尿外科专业骨干,年启动“泌尿外科将才工程”,每年向境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医学院校派送数十人次以上主任级骨干做短期学习。年创建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并任会长,同年,由他创办和主医院男科中心开业。年成立国家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研究中心和卫生部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医疗中心。少年立大志 师生半世情年5月4日出生在山西省定襄县白村的郭应禄,少年时期是在战火频仍中度过的。他自幼失学,与母亲颠沛流离。13岁才开始上学的郭应禄,一进入知识的海洋便如饥似渴地奋勇直追,仅用8年就完成了别人12年的学习。生活中,医院外科主任的父亲,正直敬业,受人尊敬,郭应禄耳濡目染。年高考时,他毫不犹豫报考了父亲的母校——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年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时,优秀的郭医院,还幸运地被分在了由吴阶平担任主任的系统外科。年,他成为吴阶平院士最早培养的两名研究生之一。刚刚读研几个月,发生了一件事,令他刻骨铭心、受益终身。有一次,吴阶平带着全体大夫大查房,当他查到郭应禄主管的患者床前时,听他报告完病例后,吴阶平亲自给患者查体,并问:“什么诊断?”他说:“左肾结核。”老师又问:“发现什么阳性体征?”他说:“没有。”吴阶平说:“你再查查阴囊。”他一查,发现左侧附睾尾部有明显增大,质地较硬且呈不规则形状,是典型的附睾结核表现。“左边附睾结节,是附睾结核。”他一边回答一边担心挨老师骂。吴阶平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查房结束后,吴阶平把他叫到办公室,看出了他的紧张不安,和蔼地让他坐下,说:“以你的水平,完全可以查出患者的附睾病变,但你没去做,这不对!真正了解一个患者必须做全面检查,把所有情况综合到一起,才能做最后的诊断,确定恰当的治疗,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我们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医生的每个决定都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安危和康复、来不得半点疏忽,你要牢记。”郭应禄从内心感谢恩师的教导,几句话讲出了医患关系的根本所在和由此而来的重大责任。郭应禄说,恩师不仅是自己学业的导师,更是人生的导师。郭应禄与吴阶平老师的师生情缘是超越平凡的。从一名被吴阶平老师领进泌尿外科殿堂的后生小辈,到成为老师的左膀右臂,到师生携手为中国泌尿外科发展共谋大业,再到后来成为中国泌尿外科新一代的领军人物,郭应禄和吴阶平这段师生情缘早已融入了中国泌尿外科的发展史,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被载入史册。开拓勇追赶 创新求发展20世纪80年代,全球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现代泌尿外科一举成为临床技术革新的领跑者。一直扎根于临床的郭应禄,在新技术的道路上脱颖而出,填补了多项空白,而且凭借深厚的临床功力和创新能力,一项项从外国引进的新技术,在他手中焕发出属于中国的生命力。在年8月举行的中国器官移植大会上,郭应禄获中国器官移植杰出贡献奖。他年开始研究肾移植,年参与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年编写了国内第一部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肾移植》专著。至今,他的两名患者,还保持着国内肾移植术后生存时间最长的纪录。20世纪80年代,郭应禄致力于腔内泌尿外科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尿道手术,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腹腔镜手术和前列腺增生的热疗技术以及激光、支架等多项新技术,是我国腔内泌尿外科的奠基人,并于年主编了第一部《腔内泌尿外科学》,在国际上首先完整、科学地提出腔内泌尿外科的定义和内容。年,他提出腔内热疗3个温度段的概念,澄清了国际上的模糊概念,提高了相关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年,他参加美国泌尿外科年会,一篇体外碎石的摘要引起他的注意。回国后,他马上投入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年在有关院所的配合下共同研制和开发了我国第一台国产碎石机,年应用于临床。在那个年代,德国碎石机国际领先,碎石技术也最成熟。年7月,郭应禄参加中德远程学术交流,对方是德国泌尿外科学会主席等人,双方通过电子大屏幕进行对话。进入病例讨论的阶段,郭应禄拿出了一张X光片,问道:“我这里有张片子,请问你们的治疗意见?”德国专家一看便十分肯定地说:“第一,开刀;第二,输尿管镜进去,超声碎石。但是最好开刀,这块石头太大。”这张片子显示结石正好在输尿管中下段,这个位置被髂骨阻挡成为盲点,在当时是个世界难题,体外碎石机也无能为力。“我们用体外冲击波碎石。”郭应禄说完拿出第二张片子,结石碎了,再拿出第三张,结石没有了。在德国教授们惊讶的表情中,郭应禄把右手一翻说:“很简单,翻过来,采用俯卧位治疗。”德国专家恍然大悟,体位改变后,冲击波就不会被髂骨阻挡而顺利击碎结石。会场一下热闹起来,变成了郭应禄专场。同年的德国年会上,郭应禄带着首创的《俯卧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站在了讲台上。从此,中国碎石技术得到了国际认可,也为全世界无数病患免去了开刀之苦。在30年后的今天,郭应禄依然在进一步研究不同能量冲击波的生物学效应,扩大医用冲击波的应用范畴,让杀人武器“冲击波”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郭应禄带领团队在低能量冲击波对人类多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概念也不断变得清晰。郭应禄认为,这将是一个颠覆传统医疗和康复概念的全新医学领域,是“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年,郭应禄正式命名“无创微能量医学”,为了加大力度围绕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研发设备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年,郭应禄发起医院(非营利性科研组织),以及无创微能量医学研究会(功能如同学会)。年8月,医院临床基地正式落户四川达州。郭应禄说:“我国的科学家在生命科学的前两次革命,即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基因组学中一直处于追赶地位,如今第三次革命到来,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将有机会成为‘引领’者。无创微能量医学值得大家重视,是未来修复器官功能的希望。以我们现有的发展基础和水平,有能力参与其中并大有可为。”学科欲超越 放眼全世界郭应禄将我国泌尿外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困难的条件下起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成长,在创新跨越中发展。年,新中国泌医院外科病房的三张病床开始起步,吴阶平确立了三个目标:成立全国性的专业学会,出版全国性专科杂志,成立泌尿外科研究所,从而全面、系统地推动我国泌尿外科医学事业的发展。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的成立是第二阶段的起点,中国泌尿外科高速发展的序幕就此拉开。年,卫生部要成立全国第一个泌尿外科研究所,还是一名年轻主治医师的郭应禄得到消息,敏感地感觉到“北医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到处奔走争取,与当时已调离北京大学医学院,在筹备北京第二医科大学(现首都医科大学)的吴阶平一起,师徒二人最终为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争得了这一难得的发展机会。担任第一任所长的吴阶平要求研究所“立足北医,放眼全国”。同样具备战略眼光和素质的郭应禄在今后几十年中,不仅帮吴阶平实现了这个目标,还把研究所推到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全新高度。多年后,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逐渐形成包括病理、生化、化学、免疫、男科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在内的国际上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泌尿外科研究所,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国内首个专业基地,并始终处于新中国泌尿外科事业的领导地位。年,原国家教委在全国医学领域共设了59个“重点科学点”,北医泌尿外科研究所是跻身其间的本专业唯一的重点学科。郭应禄常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他不懈的努力促进下,20多年后,泌尿外科的国家重点学科从1个发展到了8个,分布在天津、上海、西安、武汉等地。郭应禄在中国泌尿外科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应发展至50个左右。年,为满足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需要,郭应禄领导创建了腔内泌尿外科和ESWL学组,创刊《腔内泌尿外科杂志》。为了男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和广大男科患者的需要,年过七旬的郭应禄多方奔走,积极筹建,于年成医院男科中心,已成为目前国内、国际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男科医、教、研、防基地。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泌尿外科年会上,郭应禄第一次提出我国泌尿外科20年奋斗目标:力争在年达到国际水平。年10月,在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上,郭应禄宣布:经过全国所有泌尿外科医生30年的努力,我国泌尿外科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水平上,已经在年实现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比预想提前了10年。郭应禄清楚地看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间泌尿外科发展极不平衡。年在重庆举行的全国学术会议上,他把眼光放到了更远的地方——百年奋斗目标:在21世纪末实现亚洲领先、世界一流。这是对全国整体水平的一个期待,如今全中国的泌尿外科医生都在努力去实现这个“中国梦”。育天下英才 结世界之盟人才是事业之根本。30年来,郭应禄布局全国的人才战略,实施了完美战术打法,为泌尿外科事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改革开放初期,人才汹涌外流,再加上人才断层,人才青黄不接。20世纪80年代末,医院副院长兼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的郭应禄一心想改变现状。他至今记得,当年《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定稿会在烟台举行时,一天晚上,吴阶平和郭应禄师徒二人为此讨论到深夜一两点。年,第一届“吴杨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在杭州颁奖。郭应禄将美国默沙东制药公司的代表引荐给吴阶平。双方当场决定,默沙东资助中国的泌尿外科医生培训。年,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培训中心正式成立(年更名为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学院),吴阶平担任中心名誉主席,郭应禄担任中心主任,负责全国泌尿外科医师的培训工作与实施——一个承载着时代责任感的巨型人才“航空母舰”起航了。郭应禄联同当时全国的泌尿外科权威专家,成立了10人专家委员会,负责编写教材、设计课程、亲自授课。年,培训中心正式启动“人才工程”,每年一到两期长期培训班,每期6~9个月,为全国各地培养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年,培训中心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作开设“医生课堂”,聘请专家进行泌尿外科(含男科学)系列讲座,每年进行52期,每期半小时,对基层专业医生全面普及教育。到年,“人才工程”使80%的泌尿外科医师接受了医学继续教育。郭应禄决定要培养“领军人才”,提出了“将才工程”的设想,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领军人物。年6月5日,郭应禄亲赴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泌尿外科,与对方达成共识,确定了培训计划。年“将才工程”境外培训班从中国台湾地区拉开序幕,之后以美国为主要培训基地,扩展到新加坡、法国、韩国和日本。“将才工程”13年来一共开展了27期,惠及全中国泌尿外科医生,培训了千余名来自全国各地泌尿外科学界的顶尖学者和专业骨干。中国的医院临床一线观摩查房、参与病例讨论、进入手术室观摩,他们的刻苦精神也赢得了美国泌尿外科学界的认可和尊重。年,郭应禄和当时的台湾阳明大学校长、泌尿外科专家张心湜开了两岸医学交流之先河,又共同发起举办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囊括了两岸三地和海外的泌尿外科华人医学精英。年8月,郭应禄提出“要在全世界泌尿外科医师瞩目的美国泌尿外科年会上开辟华语会场”的设想。6年后,这个设想成为现实——年,美国泌尿外科年会(AUA)上正式设立华语会场,为期一天,至今成为AUA年会的固定会场,标志着中国泌尿外科在国际上已占有一席之地。在一位国内企业家的捐助下,年10月18日,“北京郭应禄泌尿外科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惠民”为重点方向,用于支持一些难以获得资源的贫困人员、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一些实用技术研发等,包括援助贫困医学生、人才培养、推广泌尿外科的惠民新技术、援助贫困地区老年患者等。年,基金会设立“郭应禄泌尿外科青年医师奖”,委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进行评选,每年奖励4名优秀的45岁以下青年医生,鼓励年轻医生创新。现如今,已年近九旬的郭应禄,仍然不忘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年,《郭应禄传》一书正式出版,郭应禄自己出资,给远在西藏自治区的每位泌尿科医生捐赠了一部。一生浴清风 仁术济苍生“我首先是个大夫”。行医60年,他从未离开过临床,一切以患者的利益为重是他的一个准则。多年来,郭应禄完成了肾上腺手术余例,其中嗜铬细胞瘤10余例,无死亡,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论是手术例数还是术后效果均居国际领先水平。年某一天晚上8点多,他接到一个“郭大夫,您还记得吗?20多年前的这个时候,您还在台上给我做手术呢,现在我们全家就坐在电话前,我们全家感谢您!”这是20多年前一台几乎没有希望的肾移植手术,在郭应禄手里创造了奇迹,不仅成功了,而且成为我国肾移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病例之一。郭应禄说:“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情,但患者却对此念念不忘。现在有一种倾向,总是把医生和患者的利益对立起来,我对此不赞同,我认为医生、患者的利益从来都是一致的,是站在同一战线携手共同与疾病做斗争的战友。要把患者当成是我们的亲人,要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郭应禄认为医生不要只把眼光放在“高精尖”技术上,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方法就是好疗法,相信实际效果,相信惠民结果。”年前后,山东省平度市的一名即将退休的基层医生姜汉胜找到郭应禄,倾诉了自己的一项小技术多年后继无人,技术面临废止的苦恼。而这项技术在他的临床探索中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不能科学地解释其治疗原理,操作也不规范,随意性极大。郭应禄以他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头脑,意识到这个治疗男性前列腺增生的经尿道前列腺扩开术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治疗技术,正是转化医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在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下,郭应禄领衔对这一治疗技术进行了系列研究,终于确定经尿道前列腺扩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易、经济的好方法。这个手术不用开刀,不需要高级设备,操作技术容易掌握,医院推广,可使更多做不起手术、吃不起药的老年男性得到有效治疗。通过北京郭应禄医学基金会的慈善项目,服务基层群众,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颠覆性创新”,造福基层老百姓。年,《经尿道柱状水囊扩开术》一书正式出版。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说过:成功之道无他,唯悉力从事你的工作,而不存沽名钓誉之心。郭应禄至今依然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本文原载于年2月29日《中国科学报》)(供稿:独立医学人文记者、旅欧作家 戴志悦)

感谢你在学海无涯的征途上选择了我

———————————————

网刊阅读:登陆中华外科杂志官方网站或在各大应用商店下载“中华医学期刊”APP,购买“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读者会员俱乐部”会员年卡、期刊年卡,或单篇付费下载,可阅读您感兴趣的文章的全文。

杂志订阅:识别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iaoguanjing.com/sngyzz/1591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