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也来谁都知道结石是一种既常见而又频繁的病,它虽说不是什么大病又或者是什么传染性疾病,但它确确实实存在很严重的结果,同时已得到医生的高度重视,因为它很痛,如果说生孩子是最高级别10级疼痛,那么结石便可以理所当然的称之为10级疼痛。
目前在医学上,对痛觉的评分方法主要有视觉模拟评级法(VAS)、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口述分级评分法(VRSs)等几种,但从来没有过所谓的“12级疼痛”评分法。
“12级疼痛”评分法比较像医学中的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不同的是,NPRS的评分区间为0~10,其中0为最小值代表无痛,10为最大值代表最痛,通过患者选择数字代表他自觉感受的痛。
NPRS的评分区间0级:无痛;1—3级:轻度疼痛;3—5级:中度疼痛;5—7级:较重度疼痛;7—9级:重度疼痛;10级:剧痛。在临床中通过这一评测方法得出的结果是,肾结石与分娩都有达到10级最高值的表现。
当然,这是在一个范围之内,现实中两者比较起来仍然是会有差距的。探泌君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肯定是那些既生过宝宝、又患过肾结石的妈妈们。
根据这些可以看出:虽然同属于10级疼痛,但在实际体感中,很多亲历者都认为肾结石甚至要比分娩更痛一些(当然这并不是说分娩不疼,妈妈们都是非常伟大的)。
肾结石为什么会这么痛?
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小的结晶(有的甚至可能小到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一般来说,这些结晶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但是当人体从食物中摄取可形成结晶的成分过多,超出了机体的代谢能力;或者因感染、少尿、尿液酸碱失衡等原因造成结晶无法完全排出时,它们就会不断累积不断增大,逐渐形成肾结石。肾结石主要是体内的草酸尿酸等在肾内沉淀形成结石。如果结石在肾盂内,在日常只是感觉到疲惫发酸等症状,不会产生剧烈的痛感。但是一旦肾结石从肾内滑落至输尿管,人体的输尿管通常小于6毫米,而肾结石一般形状不规则,棱角分明。肾结石在下滑过程中,会反复刺激输尿管黏膜,同时造成输尿管平滑肌痉挛,这是肾结石剧痛的根本原因。肾结石疼起来这么可怕,如何缓解?
通常,如果疼痛范围在能忍受范围内,都会建议尽量自己忍忍,多喝水排石。如果实在忍不了,医院打止痛针或者消炎药之类的。平时生活中,如果肾结石发作的时候疼痛的话,
可以尝试下面几种缓解疼痛的方式:
1、饮水
喝几口热水,热水刺激消化道后,经过神经反射可缓解肾盂、输尿管的痉挛性收缩。也可冲泡柠檬,柑橘等微酸水果,软化血管,缓解疼痛
2、指压
以右手拇指指压患者背部的压痛点,经过经络传导对尿路结石起到治疗作用,指压疗法对肾绞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可促进排石。
3、热敷
肾绞痛能够热敷绞痛一侧腰部,热敷可有助于缓解除肾盂与输尿管的阵阵痉挛性收缩,减轻肾绞痛,用湿热毛巾或热水袋都能起到效果。
4、运动
1、当结石位于肾脏上部时,患者可在原地双脚跳跃5分钟以上,输尿管中段结石患侧单脚跳跃,输尿管下段结石健侧单脚跳跃。
2、当结石位于肾脏中部时,患者宜侧卧,取患侧向上卧位。
3、当结石位于肾脏下部时,患者不能应用以上方法,应当改为经常采用倒立或臀膝位。
不想得肾结石,这几点需要注意:
吃
保持一个原则:告诉你某种食物要多吃或者不吃(偏极端化)的,往往都不可信。
比如含草酸较高的食物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橘子等,含蛋白较高的如奶制品类、鱼虾、瘦肉等,理论上都可能导致形成肾结石,难道说这些东西都不能吃了吗?
如果真这么做的话,得不得肾结石先不说,营养不良是肯定跑不了的。
医学圈里有句话叫“所有脱离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所以只要均衡饮食,避免集中、大量的摄入某一种食物,一般来说都不会有问题。
不过在摄入某些营养补剂时,确实要慎重。
比如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完全可以补充足够的蛋白和维生素C,如果不是治疗特殊疾病的需要,一般不必去吃蛋白粉和维生素C片的。这两者都是容易导致肾结石形成的,如果补充量大而又代谢不掉是很容易形成结石的。
即使有补充需求,在剂量上也应该咨询医生,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
喝
多喝水是预防肾结石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肾结石既然是从尿液当中析出并形成结晶,大量饮水就可以提升尿量,最大程度降低尿液当中的结晶物质浓度,使其不容易形成结晶,而标准就是以尿液颜色维持在淡黄色为佳。
喝水时还可以适当加入柠檬汁,除了让水的味道变得更好,柠檬在尿液当中形成柠檬酸盐,也可以有效预防尿液中结晶的形成。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废物的排出,而且运动后因为水分流失刺激口渴,需要多运动,跳跃练习、原地跳跃或者在楼梯上一步一步地跳跃。或者多做一些需要大量起跳的运动如篮球、排球等。但是也要多喝水,每天保证~毫升的喝水量.
其实不止在预防肾结石上,适量运动对整个身体健康都非常有益,是应该长期坚持下去的好习惯。
定期体检
其实,只要我们多注意这几个方面,同时主动改善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除非是天生的身体机能缺陷,否则也没那么容易得上肾结石。结石分好多种,平时大家常说的“胆结石”是指胆囊结石,即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在中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大约为10%左右,也就是每10个人中大约就有1个人患有结石。目前还没有预防结石发生的有效方法,但是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可以减少或减缓结石发展的。
退一步说,就算真得了肾结石,也完全不需惊慌害怕。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只有很少的病例才需要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来取石,一般比较小的结石可以想办法使其自行排出,无法自行排出的绝大部分也可以用微创或体表无创的方法,如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经皮肾镜等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