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管结石病是指发生在肝内胆管、肝总管、胆总管内的结石,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和儿童发病也较为常见。
由于病因复杂,多合并胆管狭窄,术后复发率高,反复的开腹手术创伤性大,并发症多,且每次手术都会增加再一次手术的难度,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南方地区是肝胆管结石病的高发地区,很多患者没有得到系统的治疗,因为无法再次手术而失去治疗机会。
↑传统开腹行胆管结石手术,创伤大,术后放置腹腔及胆道引流管
↑因反复肝内胆管结石而行7次腹部手术
医院普通外科掌握的经皮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PTCS)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微创新技术。该技术借鉴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将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和经皮肝胆道镜相结合并加以改良而成,通过皮肤和肝脏穿刺进入肝内胆管,经过多次扩张达到预定粗细,置入一个塑料支撑鞘管,犹如在肝内胆管和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输尿管镜或胆道镜可以通过这个“桥梁”反复多次出入肝内胆道,通过显示屏可以直接看到肝内结石和病变的胆管,较小的结石用取石钳或取石网篮直接取出,较大的结石利用气压弹道碎石机等设备将其击碎,随水流经支撑鞘管或胆肠吻合口排出,整个手术过程在超声引导和C型臂造影透视下进行,安全可靠。
↑术中通过一个直径4mm鞘管用胆道硬镜碎石取石
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女,56岁,查CT:肝右叶胆管结石及胆总管下段结石,既往无手术史。
↑术前CT:肝内白色高密度影为为结石,主要位于肝右叶
↑术后复查CT,肝内白色结石已经全部消失,肝内见胆道引流管。
↑术后患者伤口情况。一条直径4mm的引流管。
病例2,患者女,76岁,查CT示:肝右叶弥漫结石,患者既往因胆管结石有两次胆道手术史,
↑术前患者腹部情况,腹部瘢痕为之前2次手术所留下
↑术前CT:右肝管结石
↑术后复查CT结石消失,胆道见引流管一条
↑术后患者伤口情况。
病例3,患者男,83岁,因肝内胆管结石入院,既往有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史
↑术前CT提示汇管区结石
↑术后复查CT汇管区结石消失,见胆道引流管一条
↑术后患者腹部情况。
整个手术仅留下约0.5cm的皮肤切口,损伤小,出血少,易愈合,痛苦轻,避免了开腹手术引起的肠粘连,肠梗阻,也避免了胰腺炎和胆道感染,可反复多次取石,结石取净率高,术后6小时即可恢复流质饮食,无须长时间禁食,病情稳定后即可出院。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易重复、效果显著等优点,易为患者所接受。特别适用于手术后复发的肝内外胆管结石,再次手术困难或拒绝开腹手术以及全身情况差难以耐受开腹手术的患者。为患者减轻了痛苦,解决了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风险大等难题,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开创了一条的思路,得到广大患者及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此新型手术在我院成熟开展,标志着我院进一步拓宽了微创取石的新领域,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为饱受结石痛苦的患者带来福音。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