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CharingCrossHospital),属于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CollegeLondon)医院之一。帝国理工是一个神话和传说,建校才年左右,但是却已经0年历史的牛津剑桥并列三甲,在世界各项排名中经常名列前十,尤以工程、自然科学、医学最为有名。
医院去年刚过完他的周年院庆。整栋主建筑也呈十字交叉形,分东西南北四个区,泌尿外科有两个病区,有好几个专科医生(Consultant),理工学院的教学中心依据当初我所填的专业方向分配了导师,我本次学习的两位导师分别是结石专长的DrDasgupta和前列腺肿瘤专长的DrWinkler。下图是和我同行的另外一位杭州的泌尿外科医生。
医院之前的培训在帝国理医院医院(STMary‘sHospital)进行。医院最有名的是她的“皇家”产科,戴安娜王妃、凯特王妃都是在这里生产的。可惜,要是我去年来进修的,就可能刚好碰上凯特王妃进出院的浩大场面了。
大英帝国,当然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叫:不列颠群岛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刚来时,交流时还说“England”怎么样怎么样,后来一位老师说,要说“UK”,不能说“England”,不然苏格兰,北爱尔兰要生气的。不过我觉得叫大英帝国比较顺口,大英帝国的子民们的医疗是免费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平时在缴税啊,以前看港片时,他们张口闭口都是:我们纳税人的钱养活了你们这些米虫。就是个道理,因为子民们有缴税义务,所以国家有提供免费医疗的义务。医院组成了一个叫做NationalHealthcareService(NHS)的的系统。
外来游客生医院看病,不过要在治疗结束后支付账单,据说非常贵,一般没有特殊治疗手段的一天可能也要0英镑。除非,对,如果你是急诊,即使是游客,大英帝国的医疗也是免费的。我在跟随查房时就见到一位马耳他共和国的女生,急性肾脓肿,做了引流手术住院,免费的。
当然,并不是急诊的人,去急诊室,不好意思,估计是被打发回来的,属不属于急诊不是由病人说了算,医院说了算。不然,你感冒发热,牙痛,手指切菜破了皮都算急诊,你上班没时间来看配药晚上也来算急诊的话,大英帝国是不答应的。所以,我这次肺炎发热快10天了,也不敢去急诊,怕被刷回来;去正常看病,又怕破产。只能每天在寝室吃泰诺、左氧、头孢,可惜好像不怎么顶用。
大英帝国对于病人的隐私保护及其重视。医院前,我们被反复强调要注意保护隐私,特别是不能拍照,并签了好几次同意书。在跟随查房时,我看五六个医生都是衣着随意,对,他们没有白大褂,真是亮瞎了我的眼,女医生是短袖裙子丝袜,男医生是衬衫西裤皮鞋,然后统统将衣袖捋到肘部以上,领带塞到衬衣里面。除了有一块胸牌的绳子在脖子上(胸牌也要塞到衣服里面,避免接触到病人),都无法分辨出哪个地方能看出是医生。每接触一个病人,都会换手套和洗手,每个房间墙壁上放着好几盒手套和洗手池及纸巾。查房后的打印资料必须放进特定的密闭的箱子统一销毁。绝对不能有病人资料外泄。
查房时,窗帘必须拉的严严实实,医生会蹲在地上同病人谈话,会坐在床沿,语气很温柔,都是叫名字的,比如MrRidle,不会叫几床几床。查房速度也比较慢,会听病人的主诉和其余诉求。但是结束查房给出的意见就是权威,不容反驳。比如今天出院,比如3个月后复查,比如告诉病人还有结石残留等。我看做完经皮肾镜或者前列腺切除1-2天的病人就拔管出院了,看着都慌啊,这么快出院,完全有可能出血啊。但病人不会反驳,他认为目前的结果,或者医生说的话就是他自己应得的结果。
在英国看病你得等,你得有耐心,得预约。我在观摩一个输尿管软镜手术时,看到体内的支架管已经极度浑浊,就问手术医生,这个管子放了多久了,感觉不止2周了。回答说,四个月。我说我们国内要求管子放两周就手术的,你们怎么放4个月。回答,没办法啊,我们来不及手术啊,病人只好等啊。是呀,来不及手术,双休日要休息,国家法定节假日要休息,然后一般每天排个3-4个手术就得下班,坚决不排10几20个手术一天做到通宵天亮,当然来不及了,当然手术日期需要不停的延后。
大英帝国的医生做手术很放松,首先病人是在一个麻醉间里被麻倒的,然后推到手术室,换到手术床上接受手术,我也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这不是多一个换床的步骤吗。手术中,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参观者,都不戴口罩(我所见的腹腔镜手术及输尿管镜手术经皮肾镜手术都不戴口罩)。麻醉医生放点音乐,手术医生做手术不慌不忙,绝对不赶时间,国内半小时能结束的手术,英国医生能够给磨蹭到3个小时,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反反复复的拍片造影确认,确保每一个步骤都是满意的。护士也不催,对,手术室护士还特别多,我点了一下,一台输尿管碎石手术有5个护士,专门换水的,专门拆敷料器械的,专门写记录的,真是人手充足。手术中间用起东西不心疼,钬激光导丝多么精贵的东西啊,才用了一小会,就丢了,不重复使用,咱国内是起码得消毒使用个30次吧。能用两根安全导丝的,绝对不用一根。精贵的取石篮也是用完就丢。反正一切以手术为主,以病人为中心,不考虑费用等任何其他想法。对,刚才说了,还要不停的拍片造影,所以一台经皮肾镜,还需要配备一个B超医生管穿刺,一个放射医生管拍片,从手术开始陪到手术结束,这种人力支出啊,我真是看得心痛及羡慕。
这几天,医院刚买了一个达芬奇(DaVinchi)手术系统,然后在做前列腺癌根治,医院,也是我所见到的第一个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我看手术医生是先做一会儿,等解剖分离的差不多了,就下台来喝几口水,吃几块饼干,对,他们喜欢在手术室吃东西喝水,然后大家聊一会天,竖一下大拇指,互相“great”“perfect”“welldone”的鼓气,然后再上台缝几针,再休息,真是轻松活泼的气氛。然后等手术结束,就跑去休息室喝咖啡了,也不着急接台快不快。觉得休息差不多了,咖啡喝饱了,就回手术室下一台手术。
前几天看到一位同行医生写的文章,说同一个手术,大英帝国的医生只做个,而国内的医生做了0个。但是最后,还是个的英国医生有发言权,由他来指导做了0个的国内医生,由他来制定一些准则。其实确实是有一些道理的,他们做一个手术,绝对不是完成任务,不是做完这个忙下一个,他们就是慢节奏的,放松状态下的在琢磨,在讨论,在进步。对,我看来,他们的手不如中国医生的手更加巧,甚至我看他们做输尿管镜手术的灵巧度还不如我,但是他们会花多一些的时间,用一些拍片造影,用一些设备仪器,用一些理念思维来弥补,最后,莫名其妙的,做了0个手术的医生还在用同样思维继续做1个,但做了个手术的医生,却有了不同的境界和理解,可能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指南,想出了新的手术术式,反而成了师傅和领头羊。
进医院的时间短,我的英语水平也实在是差,基本鸡同鸭讲,他们讲的我也许多听不懂,我讲的估计他们也听不懂,所以部分资料可能有错误,哈哈。。待我学习结束,再完整的写一篇看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