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泌尿外科李学松教授和周利群教授团队在上尿路重建领域不断推陈出新,于年11月在泌尿外科专科杂志《UrologiaInternationalis》在线刊登了关于输尿管重建技术的革新文章。这次成果是在以往长期输尿管重建手术治疗的经验基础上,研究团队提出的输尿管息肉手术治疗方面的创新技术。
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是最常见的输尿管息肉性病变,最早报道于年。常见症状包括血尿和腰痛。治疗方法包括: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输尿管镜手术及机器人手术。既往很少有针对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报道。
本文章总结了年8月到年10月,采用IUPU改良腹腔镜输尿管部分切除吻合术治疗的22例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33.2岁,平均手术时间为.18分钟。结合术后随访结果显示该手术成功率较高。综合认为改良腹腔镜输尿管部分切除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
手术的关键点包括:1、“三步法”确定息肉位置;2、“六步法”输尿管部分切除再吻合;3、输尿管缝合过程严格遵循IUPU“4TB”原则。
1、“三步法“确定息肉位置:第一步为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大致确定息肉位置;第二步为根据术中腹腔镜下视野,判断输尿管息肉所在位置(一般输尿管息肉位置处以上常伴输尿管扩张积水,且输尿管息肉根部常有较丰富的血管;第三步为术中使用钳夹法判断输尿管息肉位置。
2、“六步法”输尿管部分切除再吻合:第一步为裁剪输尿管:先在息肉上极斜行切开大约输尿管周长一半,再在息肉下极切开输尿管周长一半,接着从下极切口处向下纵行切开部分正常输尿管;第二步为部分离断输尿管:扩大息肉上下极两个斜行切口,但不完全离断输尿管;第三步为确定缝合第一针:将上段输尿管的最低点与下段输尿管的最低点进行缝合,后将病变段输尿管剪下;第四步为缝合输尿管后壁;第五步为放置DJ管:使用可弯的引导管放置DJ管;第六步为缝合输尿管前壁。
3、IUPU“4TB”原则:吻合口无张力;吻合口宽大且不漏水;尽量避免钳夹吻合部位;用尽量细的可吸收线进行缝合;注意保护输尿管血供。
上尿路重建是泌尿外科极为重要的一门亚专业,但国内外专门从事这一专业的医生非常少。主要原因是上尿路梗阻病因复杂,先天发育因素、后天创伤或医源性损伤都可以导致输尿管梗阻,产生肾积水,进一步影响到患侧的肾功能,一部分患者只能被迫接受肾造瘘,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针对各种不同病因的上尿路重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也面临巨大技术挑战。近年来,医院泌尿外科李学松教授和周利群教授团队对于诸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马蹄肾、巨输尿管、各种原因导致的复杂疑难的多种上尿路梗阻疾病进行大胆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IUPU(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手术技术创新,多次在美国泌尿外科年会、欧洲泌尿外科年会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汇报。总结的创新技术文章接连发表在《Urology》《InternationalUrologyandNephrology》《UrologiaInternationalis》等泌尿外科专科杂志上,得到了国内外输尿管修复领域的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白瘕风能晒太阳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