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贵州嫁到晋江的农村妇女,更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婚后育有的两个儿子都身患残疾,或许命运对她来说是不幸的,但许华并没有怨天尤人,对两个儿子的爱始终不离不弃,用柔弱的双肩,坚强地扛起了一个家。
儿子从小腿脚不便
许华便自学了理发手艺
不仅方便儿子在家理发
还给家里节省了一笔支出
理完头发,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了,虽然两个儿子都行走不便,但从他俩上小学起,许华每次都会让小孩自己去打饭收拾,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
简单的一荤一素,一家三口吃得津津有味,不管是吃饭,还是平时要求小孩帮忙干家务活,许华都会耐心去教导两个儿子的一言一行。
让许华欣慰的是,25年来的悉心照顾关怀,使两个儿子并没有因为腿脚行走不便而感到自卑,反而都很孝顺懂事。
许华:如果有什么吃的,我舍不得吃,他们就会说,妈妈你也要吃,我们一人吃一点,他们都会这样,还是算幸福,只要他们懂事,身体好就可以了。
从贵州来的晋江媳妇年,老家贵州的许华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这个家庭成了一名晋江媳妇。婚后和丈夫在鞋厂打工维持生计,日子虽不富裕却也简单,第二年夫妻俩迎来了大儿子的降临。然而从儿子开始学走路那年起,命运似乎跟许华开起了玩笑。
许华:大儿子是一岁零七个月才会走路,走路时候,我看见他的脚是踮起,不能像人家正常踩下去,步子迈不开。
为了给孩子治病,许华每天四处奔医院,而让她不愿相信的事实最终还是摆在了她面前。
许华:医院、医院,有些卖草药的医生,我们也带他去看。医院的医生说是先天性脑瘫,属于这一类的,问他们有没有办法治,他们说没有。
面对医生的诊断,许华始终不肯接受这一现实,为了将儿子的脚治好,不管跑多远,只要有希望,她都会带着儿子前往医治。
命运再次开起了玩笑一次次满怀希望寻医问诊,带来的总是无尽的失望,这些年,许华也记不得跑了多少地方,问了多少人。5年的奔波,儿子的病依然没有好转,许华只能将孩子带回家中,悉心照顾,自己和丈夫又继续扎进工厂,拼命赚钱。年,小儿子曾磊鑫出生了,那时,许华既高兴又害怕。
许华:我是因为生了大儿子有残疾,才想着生个小儿子来,兄弟之间有个互相照应,但谁知道生下来后,小儿子脚还是残疾的。小儿子的病情虽没有大儿子严重,但对许华而言又是一个打击。然而为了孩子,她依旧勇敢承担了这一切,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继续四处寻医。
独自一人寻找“神水”许华:那段时间有人说,贵州山上有“神水”,喝了能够好,那个山很高,很难走,我身体本来也不好,有一线希望,我就要去。
许华的大儿子曾志钦:我老妈那时候也病了,走路蛮辛苦的,身体也不好,爬到山上去,很累的。
许华的小儿子曾磊鑫:妈妈大老远跑去山上,特意帮我弄水,我之前跟她说不要去,一大早她就跑出去,没机会把她拦下来。
许华也深知这世上并没有所谓的神水,然而作为一个母亲,只要听到能治好孩子脚的方法,她还是会义无反顾前往。多年的奔波劳累,让许华落下了疾病,没法继续回到厂里打工,雪上加霜的是,年,丈夫和她因感情不合离婚,家里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面对种种的困难,许华时常偷偷抹泪。
许华:我带我两个小孩的确不容易,有时候看见他们在前面走,这样摆过来、摆过去,自己眼泪就会掉下来,有想过轻生的念头,有一次特别强烈的是马路上,大货车刚好开过来,看见我儿子这样走,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想,差一点一头撞在车上去。死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为了生计,许华就在村里帮人做一些轻松的杂活,贴补家用。她也深知,只有咬牙扛下去,这个家才不会散
大儿子曾志钦虽然每走一步要比平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但在18岁那年,却主动提出来要出去打工,为家里分担压力,那段时间,许华常常要带着大儿子出去找工作,但通常都是碰壁而回。
年,大儿子终于在镇里一家电子厂找到了一份工作。电子厂离家的距离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路程,但晚上加班回家,路上车流量很大,这让许华每天为儿子担心。
许华深知,儿子要适应这个社会,必须走出去才行,然而作为一个母亲,只有亲见儿子平安到家,这颗心才能放下来。16岁的小儿子曾磊鑫,去年也初中毕业了,平日里,许华都会有意识地教导儿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树立信心,迎接以后的生活。
许华的大儿子曾志钦:加班比较晚,会打电话跟她说一下,有时候跟她说不用等我了,先去睡觉,如果加班太晚,我都会打电话给她,怕老妈担心。
25年的日子,有苦也有甜,但只要两个儿子平安乐观,日子熬一熬总能挺过去,对于许华而言,她是孩子们的天,更是她继续走下去的精神支柱。如今,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大儿子能成家立业,小儿子也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一家人和和美美就可以。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却各有不同。虽然遭遇人生的不幸,但许华没有放弃,而是乐观、积极地去面对,尽管生活困难,依旧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付出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母爱。
妈妈的心愿-完整视频在这-
也许你还会喜欢
晋江21名失信被执行人最高金额达元!看内坑校门口那一抹暖心的“志愿红”……在晋江SM广场和吾悦广场……医院门口的小摊贩们……青阳街道的“蓝橙”分类垃圾箱,每80米就有一个!来源:晋江电视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