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近日,沂蒙山革命老区山东省医院在党委副书记刘新斌院长的大力医院朱伦锋教授协助下,吕伟主任和张茂友医师顺利完成医院首例“医为特”输尿管软镜下智能控压清石取石术。吕主任表示此项手术的开展,标志着费县医疗水平有了新的突破,泌尿外科技术跃上了新的台阶。
手术现场
(图来源:医院)
病例介绍
简要病情:患者男因查体发现左侧肾结石伴积水住院治疗。
入院情况:患者因体检查体发现左肾结石伴积水,自诉血尿病史,无腰腹部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痛、腹泻、无发热盗汗、无心慌、胸闷,院外未行特殊处理。
为治疗来到医院就诊,门诊以“肾结石”收住泌尿外科。
查体:双侧肾区无叩痛,双侧肾脏均未扪及。沿双侧输尿管走向无压痛,未扪及肿块。耻骨上膀胱区不充盈,无压痛。外生殖正常。
辅助检查:左肾结石并积水,左肾囊肿
诊断为:1.左侧肾结石伴积水2.左肾囊肿
经吕主任团队讨论,若患者合并发热等肾周感染症状,则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待肾周围炎好转后再拟行手术治疗。手术碎石后可能出现血尿、结石残留、感染等,需进一步治疗。
考虑到结石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且碎石后较多结石块和粉末不能取出,为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清石率、缩短手术时间,吕主任团队决定行“输尿管软镜下智能控压清石取石术”,使用医为特智能控压清石系统,在精准控压和精准灌注的前提下进行,使腔内碎石取石保障足够灌注防止热损伤、腔内压力在安全范围。
(健侧卧奔跑位)
患侧在上的“健侧卧奔跑位”,患肾旋转约90度,使肾盂出口处最低位,该体位置鞘后,鞘前端位于并相对固定在肾集合系统最低水平位,鞘尾端又低于鞘前端水平位呈下坡路,置鞘后肾内液体会自然流出体外,此时对肾内压力校零后,肾内液体变化比对值即是大气压力,平台显示的数据也即是与大气压力比对的肾内实际液体压力变化值。
手术情况
术前CT
术前KUB
术后复查KUB
(结石标本)
患者术后次日出院
术中,内窥镜下碎石取石视野持续高清,依靠智能控压下的持续大流量灌注,智能控压是肾内控压快速循环,肾内低于大气压可使肾内空间缩小,空间缩小了软镜作用变得处处可及。
医院泌尿外科吕主任带领团队紧跟国内泌尿外科领先技术,开展费县第一例“输尿管软镜下智能控压清石取石术”,发展新技术,引领新观念,为费县的泌尿结石患者带来更好和更高水平的优质医疗服务。
专家简介
吕伟教授
医院
泌尿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全县卫健系统“学科带头人”。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年余。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7篇,编写专业著作1部,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现担任临沂市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临沂市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沂市中西医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协会泌尿男科生殖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临沂市腔镜微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协会泌尿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协会结石组专业委员会副组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女性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临沂市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产品介绍
本系统与内窥镜、碎石设备组合,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控压技术并数字化显示,能精确控制微创腔内取石需要的灌注流量、智能化控制腔内压力,避免出现腔内高压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使手术更安全高效。
测压鞘的液体压力采集点位于鞘前端,在鞘壁上有独立的液压通道通过传感器与医用灌注吸引平台连接,平台计算机中心通过压力反馈控制技术智能吸引泵的吸引力,平衡肾内液体流出速度来达到肾内灌注液体不变的前提下,肾内液体压力维持在设定范围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