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血供丰富,未侵犯输尿管全层,完全切除后,不建议再行辅助治疗。目前对转移性PEComa,主要的全身治疗药物是mTOR抑制剂。由于血供极为丰富,可考虑尝试小分子的抗血管药物。
恶性血管周上皮样肿瘤(PECom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软组织肉瘤,常携带TSC1/2基因突变或TFE3基因融合,大部分为良性或具有恶性潜能,仅少数为恶性。目前关于恶性PEComa的治疗,可行根治性切除者以根治性切除为主,放化疗的效果均不佳。由于TSC1/2基因突变可引起mTOR通路的过度激活,mTOR通路抑制剂在恶性PEComa的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该研究发现,中国人群恶性PEComa高发年龄为46岁左右,女性占绝大多数,最常见的症状为腹腔肿块,将近一半的患者发病时已是晚期。该研究对接受根治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术后两年内是复发高峰,其中术后1-2年复发率最高,提示在这个时间段内需对患者进行密切的随访。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手术局部复发,其次是会发生远处的软组织、肺及肝转移。使用mTOR抑制剂(例如依维莫司)治疗转移性恶性PEComa的有效率可达62.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可达17.7月,说明mTOR抑制剂对恶性PEComa具有很好的疗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