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病或腔上囊炎,是由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髙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排白色稀便,法氏囊肿大,浆膜下有胶冻样水肿液。
1。流行特点(1)主要感染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于3~6周龄的雏鸡,是一种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疾病。发病后3?7天为死亡髙峰,以后迅速下降。⑵饲料、饮水、粪便、用具、人、鸡舍垫草的小粉甲虫等,均能窝藏病毒,在疫情发生数周后传给易感鸡,并通过鸡的消化道,呼吸道和卵传播。(1)本病发生后常继发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2。临床症状潜伏期很短,一般为2?3天。本病发生突然,发病后下痢粪便呈白色水样。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羽毛松乱,出现震颤和步态不稳。1。病理剖检(1)最初法氏囊肿大到正常的2倍,呈严重的水肿和发红,也可能有出血。第五天开始消退,随之迅速萎缩,腔内粘液增加。(2)胸腺小点状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肝脏表面有黄色条纹,边缘常见有梗死。(3)鸡的腿部和胸肌、腺胃和肌胃交接处有出血斑点。3.剖检变化病死鸡明显脱水,胸部和腿部肌肉常有出血斑点。法氏囊具有特征性病变,感染后的第3天法氏囊肿胀,浆膜水肿,表面为黄色胶冻样渗出物包裹,有时因法氏囊内广泛性出血而呈紫黑色。由于水肿和出血,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比正常时重2~3倍。切开后黏膜皱褶水肿,表面有点状或弥漫性出血。感染后第5天,法氏囊开始萎缩,到第8天后仅为正常值的l/3左右。法氏囊黏膜皱褶浑浊不清,表面有小出血点和坏死灶。发病中后期肾脏明显肿胀、突出于肾窝,表面呈花斑样。肾小管明显扩张,管内有多量尿酸盐沉积。输尿管内也常因尿酸盐沉积而高度扩张。有的病鸡脾轻度肿大,表面有白色坏死灶。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常有出血斑点。盲肠扁桃体出血。
4.防治平时要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防止该病毒进入鸡场。治疗用紫青康利或鑫奇效果很有效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中科医院专家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