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湿症是指毛皮动物发生泌尿障碍,在生产中,主要表现为:食欲降低,排尿次数频繁,每次排尿量不大,尿道口周围、腹部的被毛被打湿,后肢障碍等症状,严重者,直接导致死亡。
发病原因:
一是饲养管理不当,怀孕后期和哺乳期的母兽或新生仔兽,幼兽饲料中维生素B1缺乏,含有过多的脂肪或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都会引起本病的发生。这时在饲料中添加优B(复合维生素B族),每袋每天饲喂只水貂,有效预防。
二是细菌感染。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侵害了肾脏和膀胱,破坏泌尿机能,引起本病的发生。
三是与养殖户所使用饲料中的酸碱度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使用碱性的饲料,导致饲料中的部分金属离子(如钙,铜等)在肾脏中与尿酸联结,而形成不容易溶解的结石,这些结石逐步的积攒,增加,在肾小管、输尿管、尿道等部位形成堵塞,最终导致肾脏以及泌尿系统的功能受到损害。肾脏的过滤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损坏后,对流经肾脏血液中的营养成分的过滤功能下降,特别是某些蛋白质和糖类的成分,就直接近入尿液中,这些物质对泌尿系统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因此,发展成为尿湿症。
防治:该病重在预防,治疗的效果不仅成本高,而且经常愈后不良。应该采取一些化结石、增进泌尿系统恢复、通淋利尿的药物进行治疗。适当增加乳、蛋、酵母和鱼肝油的给量,减少日粮中脂肪含量,不喂含酸败脂肪的饲料,增加糖类饲料量,供给充足饮水。实践证明,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舒畅)乳酸菌素,使日粮的酸碱度为6.0,可有效的预防本病的发生。
另公司常年出售饲料用奶粉;代乳粉,羔羊奶粉,君乐宝全脂奶粉,雅贝氏婴幼儿奶粉,脱脂奶粉,膨化小麦胚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