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输尿管炎介绍
输尿管炎症状
输尿管炎分类
输尿管炎诊断
输尿管炎护理
先天输尿管炎

肾癌超声诊断

肾癌超声诊断

概述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简称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80~90%,不包括来源于肾间质和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系统的肿瘤。肾癌又称肾细胞癌或肾腺癌。系起源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最常见恶性肿瘤。根据所含细胞成分的不同分为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三型。发病率约占肾肿瘤的75%。好发于50-60岁的成年人。大多发生于一侧肾,少数为双侧。

几个名词解释

无症状肾癌(incidentalcellcarcinomas):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由B超或CT检查发现。

副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syndromes):发生于肿瘤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以外但由肿瘤引起的临床症候群。

局限性肾癌(localizedrenalcarcinoma):年版AJCC的TNM分期中的T1-T2N0M0期肾癌,临床分期为Ⅰ、Ⅱ期。

局部进展性肾癌(locallyadvancedrenalcellcarcinoma):年版AJCC临床分期中的Ⅲ期,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或(和)肾静脉或(和)下腔静脉瘤栓或(和)肾周脂肪浸润,但不超过肾周筋膜无远处转移。

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renalcellcarcinoma):年版AJCC的临床分期中的Ⅳ期,包括T4N0M0。

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surgery,NSS):肾癌手术中保留肾脏手术的总称,包括肾部分切除、肾脏楔形切除术、肾肿瘤剜除术。

微创治疗(minimallyinvasivetreatment):文献中对微创冶疗方式没有严格的界定,本指南将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冷冻消融等治疗列为微创治疗范畴,而腹腔镜下根治术或NSS不列入。

分类

肾癌有几种分类标准

年Mostofi分类标准。(弃用)

年WHO分类标准:

1、透明细胞癌(60%~85%)

2、乳头状肾细胞癌或称嗜色细胞癌(7%~14%)

   (Ⅰ型和Ⅱ型)

3、嫌色细胞癌(4%~10%)

4、集合管癌(1%~2%)

5、未分类肾细胞癌

年WHO对年版分类标准进行了修改:

保留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Ⅰ型和Ⅱ型)、嫌色肾细胞癌、未分类肾细胞癌四种,集合管癌分为Bellini集合管癌和髓样癌,还增加了多房囊性肾细胞癌、Xp11易位性肾癌、神经母细胞瘤伴发的癌、粘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推荐采用年版WHO肾细胞癌病理分类标准

年AJCC肾癌TNM分期

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未发现原发肿瘤

T1肿瘤局限于肾内,最大径≤7cm

T1a最大径≤4cm;

T1b4cm<最大径≤7cm

T2肿瘤局限于肾内,最大径>7cm

T3肿瘤侵及主要静脉、肾上腺、肾周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

T3a肿瘤侵及肾上腺或肾周脂肪或肾窦脂肪

T3b肿瘤侵及肾静脉或肾静脉分枝或膈下下腔静脉

T3c肿瘤侵入膈上下腔静脉或侵犯腔静脉壁

T4肿瘤浸润超过肾周筋膜

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淋巴结转移

N1单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一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年AJCC肾癌临床分期

Ⅰ期T1N0M0

Ⅱ期T2N0M0

Ⅲ期T1N1M0T2N1M0T3N1M0

T3aN0M0T3aN1M0T3bN0M0

T3bN1M0T3cN0M0T3cN1M0

Ⅳ期T4N0M0T4N1M0

任何TN2M0

任何T任何NM1

肾脏的解剖:

1、位置:脊柱两侧的肾窝内,腹膜后方,肾的长轴向外下倾斜,左肾比右肾高1-2cm,左肾上极平T11下缘,下极达L2下缘,右肾上极平T12,下极平L3。活动范围1—3cm。

2、形态:形似豆形,外凸,内凹,内侧中部为肾门,为肾盂、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之处。

3、大小:成年人肾长10~12cm,宽4~5cm,厚3~5cm。

正常肾脏声像图

1、肾脏轮廓与形态:长轴断面呈椭圆形或蚕豆形,肾门横断面呈马蹄形。肾包膜连续光滑,肾周脂肪囊厚度因人而异。

2、肾实质:皮质回声略低于肝脏,回声均匀一致,髓质(锥体)形似三角形,回声更低,围绕肾窦呈放射状排列,髓质(锥体)之间为肾柱。

3、集合系统(肾窦):肾中心的椭圆形增强回声,内无明显液性暗区。

4、肾血流回声:CDFI示肾动静脉彩色血流信号分布均匀。

肾癌病理和临床表现

肾癌即肾细胞癌,为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成人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常为单发,仅有2%左右为双侧,肿瘤无组织学包膜,但压迫肾实质与纤维组织形成假包膜,瘤体大小不一,断面呈橙黄或灰色,较大的肿瘤内部常有出血、坏死、纤维化斑块,中心坏死区形成囊肿。肿瘤可侵犯邻近的脂肪、肌肉、血管、淋巴管,易形成静脉内癌栓,进入肾静脉。

肾癌主要症状为血尿、腰痛和侧腹部包块。是肾癌典型三联征。三者同时存在仅占10%,但已属晚期。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肾癌的主要症状,但已表明肿瘤侵入肾盂,非早期症状。

肾癌的声像图表现

1)肾轮廓改变:可正常(1.5cm)或失常。

2)肾实质回声异常: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边界较清楚。

3)集合系统改变:变形、移位和中断,少数可出现肾盂及肾盏积水。

4)CDFI:团块内部及周边可探及动脉血流.

5)肾周围血管受侵犯:晚期常侵犯肾静脉和下腔静脉。

肾癌呈圆形或椭圆形,有良好的球体感。病灶部的肾结构不清,内部回声有较多变化,2-3cm直径的小肿瘤有时呈高回声区;4-5cm的中等肿瘤多呈低回声区;巨大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提示肿瘤有坏死液化或出血。小的肾癌边界清楚,大的肾癌边界欠清,常呈分叶状。

肾癌的彩色血流图有四种表现

(1)肿瘤周边彩色血流丰富;

(2)仅肿瘤内部有少数星点状彩色血流

(3)肿瘤内部血流丰富;

(4)肿瘤内部血流甚少。

肾癌累及肾静脉者、下腔静脉时,可见到癌栓回声,彩色血流图可见肾静脉或/和下腔静脉血流受阻或中断等异常表现。

肾癌根据肿瘤大小,超声图象有很大的差异,

瘤体较大→坏死的肿瘤回声较正常肾组织明显增高,强烈不均的高回声波型瘤体较小(¢<1.5cm)→回声较低,属低回声波型。

超声显象对肾实质性肿块和囊性病变鉴别的准确性可达90%~95%,并能诊断0.5~1.cm直径的实质性肿块。

超声图象--显示肾癌的范围、邻近器官是否受侵、肝脾有无转移、下腔静脉有无栓塞、腹膜后淋巴结是否肿大等

当腹部高度胀气时则检查受限

肾癌的超声分期

1、肾癌团块局限于肾实质,肾轮廓线完整未断裂,无转移征象。

2、肾癌团块仅侵及肾周围脂肪结缔组织,但仅限于肾周筋膜回声以内。

3.肾癌团块侵及肾周筋膜,并可显示局部淋巴结肿大,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增宽,其内有不规则的结节样回声。

4、肾癌团块与周围邻近器官分界不清,并可在其它脏器见到转移征象。

肾癌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肾脓肿(肾痈)

病因由身体其他部位化脓性病灶的细菌经血流到达肾脏而引起,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症状多突然起病,有恶寒、高热、食欲减退及全身不适等败血症症状

检查

(1)尿中白细胞增高,常无肉眼脓尿,中段尿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患侧肾区疼痛及叩压痛,尿沉渣白细胞增多,可找到细菌

(2)腹部平片肾形增大,肾盂造影显示肾盏及肾盂受压或充盈缺损,同位素扫描可显示占位性病变(缺损区)

(3)B超可表现病肾轻度增大、境欠清晰的低回声区,液化不完全时回声光点杂乱,需要与肾癌鉴别,但肾脓肿做深呼吸时肾脏活动度受限,肾癌如无肾门淋巴结转移或肾周围直接浸润,则活动正常。

2、肾结核

病因细菌来源多在肺,其次为附睾,女性附件、骨关节、淋巴结。由于双肾发展不一致,故90%表现为侧性肾结核

症状局限于肾实质时可无症状,当干酪样病灶向肾盂穿破后,可出现脓血尿,半数病人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当病变蔓延至膀胱时,出现膀胱刺激征

检查

(1)干酪样病灶在肾乳头破溃后形成空洞,有时病灶发生纤维化、钙化,可引起肾小盏颈部疤痕狭窄,使肾盏形成闭合性脓腔。输尿管常呈现交替的扩张及狭窄改变,实质内结核病灶的某些进展阶段,当结核呈纤维肉芽肿时,表现为高低不等的团块状回声可类似肿瘤,其差别主要在边缘,肿瘤一般有清楚的边界,结核灶的边界可不清楚、不规则

(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能找到肿瘤内营养血管,而结核灶内没有血管

3.肾脏炎性假瘤

肾实质非特异性炎症。

症状

年龄较轻,最大特点是全身情况良好,病程长、症状轻,腹块可长期不增大;

病初---发热,伴腰背疼痛;早期肾癌发热不多,晚期才出现疼痛

肾脏影像学---类似肾实样改变。

病理特点:

特发性粘液纤维母细胞和炎性细胞增生。发展缓慢,不一定化脓,散在性小片肾组织破坏后可愈合、纤维化而收缩变硬

检查

(1)血尿为最初症状者占70.9%,肾癌的主要症状则为间歇性全血尿

(2)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无新生肿瘤血管及动静脉短路等,围绕肿块的动脉伸展拉直,特别是被膜动脉和穿通动脉扩张,提示炎症波及肾脏

(3)B超--为边缘模糊,壁较厚,肾肿大呈局限性,病变部分皮质失去正常结构等

4.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错构瘤)

病因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混合构成的良性肿瘤,可位于肾皮质或髓质。是遗传性疾病。单侧病变多见,亦可双侧发病或有多发灶,

可分为两种类型:

(l)有结节性硬化者,特征为大脑发育迟缓,癫痫及皮肤改变。无症状,双侧、多发。肿瘤小,发病年龄偏小

(2)不合并结节性硬化者,常有自觉症状,单侧多发或单发,肿瘤较大,发病年龄也偏大些。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女性多于男性

症状可无明显症状,较大的肿瘤可出现腰痛,腹部肿块和血尿

检查B超--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较大者因多次出血声象图呈“洋葱样”特点。病灶部位浅在

1)肾脏外形:可无改变或局部外凸不规则。

2)肿瘤回声:强回声团,界楚,类圆或椭圆形。

3)CDFI:肾动脉流速、流量无异常。瘤内血流稀少

5.肾囊肿

单发/多发,一侧肾/双侧肾发病。肾囊肿内容是清亮浆液性液体,先天或退行性病变,单或双侧肾;囊肿在肾实质内大小不等,不与肾盂肾盏相通。

症状不明显,有时腹部不适,胀满,恶心

检查

(1)尿检查正常

(2)CT检查显示肾囊肿的密度均匀,而肾癌多为不均密度

(3)B超:均匀低/无回声,较CT更为可靠,肾囊肿出血或继发感染者与肾癌声像表现相似,有的透明细胞癌内部呈均匀低回声时亦酷似囊肿

肾囊肿--边缘光滑清晰,后方回声增高

肾癌--无锐利光滑的边界,提高增益内部回声增多,后方无明显增高效应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肿瘤内部无血流,多数病例可获确诊。若显示肿瘤血管则更支持肾癌诊断

(5)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CT或超声诊断为肾囊肿时,除非有症状、钙化或疑有恶性外不作常规穿刺

(6)肾实质内见单个椭圆或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楚,壁薄且光滑,后壁回声增强,两侧壁后方可有侧边声影。CDFI:无回声区内无血流信号,较大囊肿的周边可见受挤压血管的花色血流。

6、肾柱肥大

为肾的先天性变异,常见中级肾柱肥大,肥大的肾柱呈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与肾皮质相连续,彩色多普勒显示血管无受压现象。

7.肾叶畸形

有的肾脏异常分叶使肾轮廓局部隆起,以左肾中下极的外侧多见。

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是最简便易行的筛查肾癌的重要检查手段,近年来,由于超声设备的分辨率有了很大提高,对小肾癌的检出率也逐渐升高,加之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使鉴别诊断变得更为准确,因此超声诊断不但能确定有无肾肿瘤,而且还可以确定肿瘤大小、形态及血供特点,可以估计肿瘤的浸润范围及周围脏器有无转移征象。

曹雁老师主编的超声书籍

妇产科超声笔记元

心血管超声笔记元

盆底超声诊断学元

超声操作指南与报告元

阑尾超声诊断学

请联系

1.网店负责人赵总







































白癜风如何确诊治疗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songs.com/sngyhl/1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