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内容中,医生为大家介绍了骨性关节炎的养护要点。作为常见的关节炎的又一种类型,痛风性关节炎有何不同呢?本期为大家送上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知识。
医生介绍,出现痛风性关节炎,多是肾脏出了问题,尿酸排不出去,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
痛风性关节炎多有遗传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见于大脚拇指关节处,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膝关节。发作时,炎症部位红肿、发热、疼痛。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如果患者无临床症状,血中尿酸浓度高于正常值,医学上称为“高尿酸血症”。血中尿酸浓度如果达到饱和溶解度的话,这些物质最终形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中。最终导致身体出现炎症反应。
痛风性关节炎通常分为三期。急性关节炎期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受累关节剧痛,关节红、肿、热和压痛,全身无力、发热、头痛等。饮酒、暴食、过劳、着凉、手术刺激、精神紧张均可成为发作诱因。
间歇期为数月或数年,随病情反复发作,间期变短、病期延长、病变关节增多,渐转成慢性关节炎。
由急性发病转为慢性关节炎期平均11年左右,关节出现僵硬畸形、运动受限。30%左右病人可见痛风石和发生肾脏合并症,以及输尿管结石等。晚期有高血压、肾和脑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少数病人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意外。
医生提醒,民间有服用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做法。但是医生并不提倡这一方法。因为秋水仙碱对肝肾功能的副作用大。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可以吃消炎止痛药,多饮水,多运动。急性关节炎期,不主张将尿酸降得太快。
日常生活中,注意低嘌呤、低脂、低盐、低蛋白饮食,并应戒酒,多吃碱性食物,以防痛风急性发作,并有利于尿酸排泄。豆类、海鲜、啤酒等少吃。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大于毫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