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
(一)阑尾的解剖与生理 1.阑尾位于右髂窝部,为一盲管,长约5~10cm,直径0.5~0.7cm。 2.其体表投影点约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是选择阑尾手术切口的标记点。 3.阑尾动脉系回结肠动脉分支,为无侧支的终末动脉,当出现血运障碍时易导致阑尾坏死。 4.阑尾静脉最终汇入门静脉,阑尾炎症菌栓脱落可引起门静脉炎和细菌性肝脓肿。 5.阑尾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其传入的脊髓神经节段在第10、11胸节,故阑尾炎发病初期表现为脐周牵涉痛。 (二)阑尾炎的病因和病理类型1.最常见的原因:阑尾管腔阻塞。阻塞原因最常见的是淋巴滤泡的明显增生。还有粪石梗阻。2.细菌入侵。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
2.最常见的阑尾位置是回肠前位。
(二)阑尾生理
1.阑尾黏膜由结肠上皮构成。黏膜上皮细胞能分泌少量黏液。
2.黏膜和黏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就开始出现,12~20岁时达高峰期,有多个淋巴滤泡。以后逐渐减少,30岁后滤泡明显减少,60岁后完全消失。切除成人的阑尾,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3.阑尾黏膜的深部有嗜银细胞,是发生阑尾类癌的组织学基础。
(三)病因
1.阑尾腔阻塞是最常见的病因。约60%的病人是由于淋巴滤泡的增生引起,多见于年轻人。约35%的病人是由于粪石阻塞引起。另外少数是由于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结肠肿瘤等引起。阑尾腔细,开口小,卷曲都是造成阑尾腔易于阻塞的因素。阑尾腔阻塞后阑尾黏膜继续分泌黏液,腔内压力上升,血运发生障碍,使阑尾炎症加剧。2.细菌入侵。
3.胃肠道疾病影响。
(四)病理类型基本病理改变为管壁充血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组织不同程度地破坏。根据发病过程的病理解剖学变化,可分为4种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阑尾腔积脓,压力升高,阑尾壁血运障碍。穿孔部位多在阑尾根部和近端。穿孔如未被包裹,感染继续扩散,则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4.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如果此过程进展较慢,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五)临床表现——症状
1.腹痛多起于上腹部或脐周,为持续性钝痛,可有阵发性加剧;数小时后(68小时),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70%~80%急性阑尾炎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
2.全身症状早期乏力、头痛、发热等。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体温一般在37.5~38℃,化脓性阑尾炎体温可达38.5~39℃,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时体温可高达39~40℃。炎症加重时可有出汗、口渴、脉速、发热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腹膜炎时可出现畏寒、高热。如发生门静脉炎可出现黄疸。
(六)临床表现——体征
1.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一般是在麦氏点,可随阑尾位置的变化而改变,但压痛点固定。阑尾炎症渗出时,压痛的范围扩大。阑尾穿孔时,腹痛和压痛的范围可波及全腹,但仍以麦氏点压痛最明显。另外还有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和闭孔内肌试验。
2.腹膜刺激征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时出现防卫性反应,表现为右下腹反跳痛和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
(七)诊断如果阑尾在正常解剖位置上,依靠转移性腹痛和右下腹部压痛的特点,即可确诊。但如位置变异,应明确右下腹痛是转移性的,而不是其他部位病灶所致腹痛向右下腹扩散;还要注意腹痛转移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再加上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方法,才能做出诊断。此外,诊断性腹腔穿刺抽液检查和B超检查对诊断也有一定帮助。(八)鉴别诊断 溃疡病穿孔
膈下游离气体
X线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压痛随体位变更
胆道系统感染性疾病
热、痛、黄
宫外孕破裂
停经史
病史追问
卵巢囊肿蒂扭转
压痛性肿块
查体,B超
急性输卵管炎和急性盆腔炎
对称性压痛,脓性白带
查体,白带
输尿管结石
尿中红细胞。
尿RT,B超
(九)手术治疗与术后并发症
1.手术治疗诊断明确后,应早期外科手术治疗。
(1)穿孔性阑尾炎:切除阑尾,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根据情况放置腹腔引流。注意冲洗、保护切口。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有感染时及时引流。
(2)阑尾周围脓肿:一经诊断应穿刺抽脓,必要时切开引流,多选择保守治疗3个月后择期手术。一阑尾脓肿尚未破溃穿孔时应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稳定,宜应用抗生素治疗或联合中药治疗促进脓肿吸收。也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如脓肿无局限趋势或脓肿扩大,可手术引流。如阑尾显露方便,应切除阑尾。如阑尾根部坏疽穿孔,可缝合关闭阑尾开口的盲肠壁。术后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2.术后并发症
(1)切口感染:最常见,多见于化脓穿孔性阑尾炎。表现为术后2~3天体温升高,多因手术时污染切口、残留血肿和异物、引流不畅所致。
(2)腹膜炎、腹腔脓肿:可为阑尾及其周围炎症的一种转归结果,或由于分离粘连等后渗血残留并继发感染。
阑尾炎
特殊类型阑尾炎
(一)婴幼儿急性阑尾炎
1.临床特点
(1)病情发展较快且重,早期即出现高热、呕吐等。
(2)右下腹体征不明显,很少有局部明显的肌紧张。
(3)穿孔率可达30%,并发症及死亡率也较高。且儿童急性阑尾炎穿孔最易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二)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1.临床特点(1)症状隐蔽、体征不典型,很容易延误诊.(2)穿孔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都较高。(3)因常伴发心血管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使病情更加复杂、严重。
2.处理原则及时手术治疗,同时注意老年病人内科疾病的处理。
3.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特点和处理原则 特点:1.症状特殊:疼痛和压痛点不典型(原因:阑尾位置被增大的子宫推挤而向右上腹移位,疼痛及压痛位置随之上移) (必须理解出现特殊情况的原因,才能建立牢固的记忆!)2.体征特殊:压痛、肌紧张、反跳痛不明显。(原因:腹壁被抬高,炎症阑尾刺激不到壁层腹膜)3.感染不易局限(原因:大网膜被子宫推挤及阻挡,不易下移包裹局限感染,而使感染不易控制,易扩散)
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
(一)诊断 1.病史:既往有明确急性阑尾炎发作史,间断腹痛发作 2.查体:固定的右下腹压痛点。压痛经常存在,位置固定。 3.辅检:钡灌肠发现阑尾不充盈或仅部分充盈、阑尾腔变细、不规则、扭曲、固定、僵硬;72小时后透视复查阑尾腔内仍有钡剂残留。 4.除外阑尾肿瘤后(重要!)。 (二)治疗 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证实此诊断。
冲击万:双色球定位分析作者:伊康
当当 广告 购买消化丨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丨胃癌
消化丨肝脏疾病
消化丨胆道疾病
消化丨胰腺疾病
消化丨肠道疾病
姜少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