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泌尿系统腔镜技术的发展,输尿管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诸如:①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可以治疗输尿管上、中、下段的结石,具有碎石效率高、结石排净率高、病人耐受性强、住院时间短、损伤小、可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结石等优点,避免了传统手术的痛苦。②输尿管镜还能处理输尿管狭窄、息肉或进行肿物活检。
我院泌尿外科每天都有输尿管硬镜或输尿管软镜手术。年轻医生在输尿管手术中经常遇见进入输尿管开口困难,术中视野不清甚至造成输尿管损伤等情况,如何提高进镜技巧是提高输尿管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下面分享一下我们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找到并进入输尿管开口
输尿管镜手术的第一步是寻找输尿管开口,自尿道内口进镜见到输尿管嵴,左右侧摆镜可分别在5、7点区见左右侧输尿管口,形态各异,裂隙状最常见。遇到前列腺中叶突入膀胱明显,影响输尿管进镜,必要时可切除突入的前列腺中叶后再进镜。
第二步是输尿管开口的进入。我们一般采用直接进镜法和导丝引导下进镜法。
1.直接进镜法
①找到输尿管开口后观察开口周围情况,将镜前端靠近并对准输尿管开口,利用灌注泵泵出的水压将输尿管开口冲开,如见输尿管口宽敞,即可直接进镜。进镜方向:外上方。
②如输尿管口不够宽敞,保持一定的水压持续冲开输尿管口,然后把镜推至输尿管口,将目镜抬高30°~60°并轻轻持续局部用力按压,待局部括约肌松弛用力推进,同时把镜慢慢压平,挑起输尿管上唇,常可顺利进入,同时会感到有突破感,切勿用力太大或使用暴力,否则会导致输尿管损伤。如遇阻力大,无法成功,建议采用导丝引导下进镜。
2.导丝引导进镜法
采用斑马导丝或导管引导进镜,特别是遇到输尿管口炎症、水肿、狭窄或异位时更容易成功而且安全,对初学者特别适用。
进镜时先将斑马导丝或泥鳅导丝插入至输尿管后,可用以下方法进入:
①直接进入法:顺导丝将输尿管镜推至输尿管口,把目镜抬高30°~60°并轻轻持续用力推进,然后把输尿管镜慢慢压平,挑起输尿管上唇,常可顺利进入,同时会感到有突破感。
②旋转进入法:顺导丝将输尿管镜推至输尿管口后,如为左侧输尿管则顺时针旋转镜体90°并外展输尿管镜目镜,缓慢持续轻轻用力推进,同时把镜体慢慢内收并回旋镜体,挑起输尿管外侧壁,常可顺利进入,同时也会感到有突破感;如为右侧输尿管则逆时针旋转90°并外展输尿管镜目镜。
如进镜困难,必要时可利用筋膜扩张鞘沿导丝扩张输尿管开口,个别输尿管口狭窄病人必要时需输尿管口切开后进入,但切记:当遇到输尿管口形态特殊,走形向外明显时导丝插入后尽量少拔出,避免再次插入迷失输尿管通道。遇到输尿管狭窄明显、狭窄段长、粘膜苍白明显时适当选择放弃输尿管镜检查。
二、进镜中视野不清
输尿管镜视野清晰是输尿管镜操作的关键,进镜过程保持输尿管管腔总在视野的正前方,如果视野中见不到输尿管管腔,则将输尿管镜稍稍后退,并左右移动,可见到导丝和管腔,再继续进镜。
克服输尿管扭曲也是成功的关键,偶尔借助输尿管导管可以克服扭曲造成进镜困难,如果是随着进镜产生的扭曲,可以轻轻旋转镜体并在呼气时进镜可以克服。必要时选择头低位或助手于患侧肋缘下加压,有助于输尿管伸直。
输尿管狭窄时,必要时试用气囊扩张或更换较细的输尿管镜检查。
进入输尿管可能导致视野不清的原因:输尿管黏膜出血、进镜方向不正确、输尿管镜尖端紧贴输尿管壁、输尿管扭曲以及冲水不好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视野不清晰而导致进镜困难。
通过增加冲水速度,或通过旋转或前后移动镜体、调整方向,或从输尿管镜工作通道插入输尿管导管来其引导下进镜,或将患者改为头低臀高位,使输尿管伸直等方法可以改善视野清晰度。
三、退镜注意事项
输尿管镜检或手术顺利结束,退镜也要当心,必须在直视下退镜。切不可过快、盲目、暴力退镜,避免黏膜剥脱。输尿管粘膜剥脱可以说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后续的处理也将十分棘手。
①退镜困难一般由镜体嵌顿引起,由于输尿管镜的镜体后端比前端粗,当输尿管镜前端上行至较高的部位时,后端较粗的镜体可能会卡在输尿管较窄的某处如膀胱壁内段或狭窄处。术中输尿管蠕动收缩、输尿管粘膜与镜体反复摩擦而水肿、镜体与输尿管之间残留较大的结石等都有可能导致退镜困难。所以,在进镜时遇到上行阻力大,避免暴力进镜,要想到退镜时的困难。
②发生退镜困难时可先稍等片刻,有时待输尿管蠕动收缩过后可以自行缓解,如果仍无法退镜,可适当增加肌松药和镇痛药,轻轻地旋转镜体,边退边进的原则,勿暴力强行退出,一般均可使嵌顿松解顺利退镜。
输尿管镜检查治疗需要耐心、细心、爱心,懂得进取的同时,懂得适当选择放弃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医院泌尿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竭诚为您服务!-
耿志海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